摘要:考研界有个话题叫“名校情结”,双非学子“非985不上”,希望借考研在学历上打个漂亮的翻身仗,211学子冲击一流、985院校,985学子要挑战更好的985……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一、考研我们为什么有名校情结? 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经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于是,考研呈现“扎堆儿”考名校的现象。而且就目前来看,尽管近年考研热度有所下降,但这种“名校热”依然还在持续。 1.名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 2.名校的学术资源、人脉资源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 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你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 二、听听大家怎么说 1.考研让我弥补高考的遗憾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我从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读书,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省内普通二本,大学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李同学 2.就业现实问题 “投了两个月简历之后,我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如果有985、211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我这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考研真的是无奈的选择。”——张同学 3.从众随流心理 “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郑同学 4.名校头衔价值更大 “我们班好几个同学,连本校保研都放弃了,就是为了考北京的名校。我也受到他们的感染,觉得不考个名校,考研就没有意义,读研出来也没有很大价值。”——杨同学 四、名校就都十全十美了吗? 1.名校也有弱势学科 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综合性的知名大学中,有些非传统、非强势的专业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设的。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优势学科,在该学科领域中占有很高位置。 2.名校同样存在就业竞争压力 就业,应该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而名校的就业率并非100%。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虽然设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关卡,但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3.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客观地分析,理性评判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为贪图名校带来的“荣耀”而盲目“追热”。全面认识名校,客观评价自己,同学们会发现提升自身内在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名校赋予的光环! 五、名校情结要辩证看待 1.“名校情结”不该被口诛笔伐 在第一次有了考研念头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考研? 这个目的并不是单一的,我们考研的初衷可能是单一的,但驱使我们奋战一年的动力一定不止于此。 或为寻求学历镀金,或因为名校情结,亦或躲避就业竞争……我们考研真正的目的一定是很多面的复杂组合,这中间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有主要目的,也有次要目的,有时候甚至会有自相矛盾之处。 当我们讨论“名校情结”的时候,更多时候是站在了狭隘的出发点,先入为主,把名校情结等同于一种学历执念而加以口诛笔伐,这也是我们常常容易陷入的“刻板印象”误区。之前我们讨论“逃避式考研”,又何尝不是“刻板印象”作祟下的“群体标签化”呢? 有一句话大家共勉:所有向善的努力都值得被歌颂。 2.名校情结不应成为执念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星星,但其中的含义却因人而异。”成长的轨迹不同,起起伏伏,只要是奋斗的人生都值得肯定,这个时候要谨慎别给努力烙上统一的、标准化的优劣标签。 人生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向上的过程,一路开挂、走上人生巅峰的毕竟是少数。考研也一样,选择名校也意味着要付出付出更多努力和承担更高风险,这个时候就要客观评估自身实力和意志是否足以够得找目标。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人的一生都要为梦想不懈奋斗,名校的光环只是一张起点上的外衣,你是谁、要行多远,只有自己说了算,“是魔是仙,自己决定”,名校情结不应成为执念。 3、名校情结要结合个人职业规划 考研过程中,要清楚的第二个问题是:自己未来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是否需要通过读研究生来支撑才能得以实现? 在名校情结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更清楚未来的个人职业规划,进一步思考这个规划是否需要名校研究生来支撑。 不论最初你是因为什么决定考研,一旦开始考研,就要高瞻远瞩,将考研与自己未来的长期目标相结合。 这个时候顺便引出考研需要思考的第三个问题:自己是否喜欢读书、读文献,喜欢思考问题? 不论你是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还是致力于科研,研究生的培养机制需要决定读研期间你都要有所为,一纸学历只是硬件,通过研究生期间系统学习到的知识、能力、思维、格局,才是受用一生的无形实力。 每个人都好似一副牌,名校背景是一张大牌,如果你足够优秀,也足够幸运,有这样一张牌,就要思考如何更好打好手中所有的牌。 当然,职业规划的前提是热爱,只有热爱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份事业,才能把一条路走得更深远、更广阔。
莫让“名校情结”成为择校的绊脚石!
摘要:考研界有个话题叫名校情结,双非学子非985不上,希望借考研在学历上打个漂亮的翻身仗,211学子冲击一流、985院校,985学子要挑战更好的985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一、考研我
本页标签:
上一篇:
2019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商调拟录取硕
下一篇:
东京大学法硕
推荐阅读
报考常识05-09 1151
报考常识05-09 995
报考常识05-09 828
报考常识05-09 1089
报考常识05-09 847
报考常识05-09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