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关于择校
有不少考生关于择校问题不知从何着手,不知怎么根据自己的实力去匹配学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先从哲学考研这个大环境开始聊起。
对于国内一流的名校,比如北大、人大、复旦、武大、中大等,这些学校的考研题目都会有一到两道very综合的题目,例如:给你一段材料,让你谈谈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
这种题区分度很高而且分值占比大。老师出这种题目,主要是为了提高跨考的门槛,民间传言:总要出一些题目把跨考的人懵住。
对于一般的学校,就主要考察各大哲学家的各种思想。这也是哲学史主要考察的基础和方向。考哲学史,中国哲学上溯先秦孔孟老庄荀墨等,下及近代孙中山、唐君毅先生等;西方哲学上溯泰勒斯、巴门尼德,下及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
总的来说,哲学考研越来越强调基础,基础是什么?就是各大哲学家提出过的观点和内容。越好的学校题目越综合,根据自己的需求、层次和备考期间能提升到的高度谨慎择校,毕竟一战至少投入一年的青春哇!
B.关于选教材
选好学校后,第一步是通过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网上找到近三年的专业目录,了解到你所考学校的考试科目,一般是101政治,201英语,专业课,你要记录下专业课的代号。第二步,通过各种方法(找考上学长学姐们、知乎、考研论坛)去了解自己目标院校的专业课备考教材,最准确的就是学校官网给出的指定教材,其次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就是上淘宝搜索“目标院校+专业课代号+专业课名称”,就会有很多辅导资料任君选择。当然不是在上面购买辅导资料,而是看商品的详细信息,一般都会提供目标院校的备考指定教材。一个补充步骤(可做可不做)就是,直接到学校官网去查找该学校本科哲学专业的教材。
为什么我们要选定教材?原因是出题老师他不可能凭空出题吧!他得有一本教材或考试大纲,在里面选题。所以选好教材是很重要的一步。
国内哲学考研一般都离不开两本书教材:冯达文、郭齐勇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和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
如果你备考时间比较比较充裕,7月份之前你都可以在哲学史这块广泛的涉猎,我推荐你可以看看以下书籍:
中国哲学史方面:
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史》
北大《中国哲学史》
劳思光先生《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建议主要阅读儒家和墨家,劳思光先生的分析非常细致深入,尤其是孟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大有裨益)
郭齐勇《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陈来《宋明理学》(文字简洁,通俗易懂)
高海波《中国哲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整理背诵笔记时遇到麻烦,可参考这本书进行整理)
西方哲学史方面:
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
(赵林、邓晓芒老师的西方哲学史和张志伟老师的各有特点,前者行文流畅通俗,后者分析细致,逻辑严密,当然这只是相对的)
北大《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读两到三本即可。关于网络课,个人推荐台湾大学杜保瑞老师讲的中国哲学史和人民大学张志伟老师讲的西方哲学史(喜马拉雅app上面都有音频)。有不少经验贴会推荐一些原著注释的书籍,鄙人不太推荐,备考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只深入一两个哲学家的原著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产出比非常低。有时间不如熟悉哲学史,纵横分析哲学史脉络发展,收获可能更大。
看网络课也只是增加自己的理解,根本还是要立足教材,多看多思,温故必能知新。
C.计划安排
7月份之前都可以大量的通读教材,阅读不同的教材横向纵向去加深自己对哲学史的认识,因为不同作者所写出来的哲学史略有不同,虽然哲学史都是发生过和讨论过的内容,但是不同人写出来的哲学史都会给你往一个方向去引导,所以多去对比你才能尽可能地做到客观、深入。
7月-9月中旬 必须要完成第一轮的笔记。
9月中旬-考研前 每天都要去背诵和默写笔记和精简笔记。
D.如何做笔记
专业课备考我们备考的内容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建立题库。教材内容很多,资料也有很多,但是这都是别人的东西,所以必须打造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题库笔记。
做法:
第一步:整理报考的目标院校的历届真题,按历史的阶段进行划分,比如中哲史的先秦、汉唐两晋、宋明理学、清代及近代;西哲史的早期自然哲学时期、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唯理论与经验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
第二步:根据划分你可以较为清晰的得到学校考察的重难点,了解考点分布,然后战略性地按照报考学校的题型对每个知识点分类,有的知识点通常考简答题我就写成简答题的答案,有的是论述题我就会看不同版本的教材写成论述题的形式 (正好可以答题的那种形式)。根据考点分布你的复习要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最有价值的、分值高的地方,分值越高花的时间越多。
形成你自己的笔记 然后就专于你自己的笔记。后期不断重复背诵自己整理的笔记。
最后,如果大家看了有什么问题或疑问都可交流互相学习,一起加油吧!预祝你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