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实践教学平台。在原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围绕石油生产链,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建立5大实践教学平台及14个子平台,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储运、炼化等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聘请各学科专业科研水平高、热心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学术带头人作为平台建设负责人,负责建设规划、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验设备购置等工作。以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各学科专业必修课中单独设置2学分实践实验类课程,逐渐将实践课程从理论课程中剥离,形成了既与理论课有机结合,又较为独立的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依托校内5大实践教学平台,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可互选互修实践课程,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科交叉、资源共享。自2009年平台建成以来,共开设实践类课程11门,实验类课程28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拓展实践教学途径。注重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硬件优势,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建立互动型实践教学平台运行机制,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并自主研发富有石油特色的实验装置并在科研中进行应用。聘请学术带头人和知名教授担任研究生实践课程主讲教师,将优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教学案例。同时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如“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简称SPE)等举办的国际学术实践活动等,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