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工作经历:1968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四系导航专业。68~92年历任山东电讯十厂设计科长、总工程师、副厂长,电子通信工程研究所长等职。长期从事于电力系统通信调度设备的产品开发与生产制造,取得过多项科研成果。曾任第六届山东省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回上海交大工作,96年评为教授。编写《现代通信新技术》一书第七章,主编研究生教材《数字交换和现代通信网》(414千字);除上课、带研究生外主持了JTU211型数字调度机、远端接入模块RAM、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110排队制交换机、电力载波交换装置、光纤环路用公务员电话、CTI智能呼叫系统、广播用数字音频延迟器、光纤传输综合接入系统、电信电缆交接箱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配电网电力线载波、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信息应用平台等项目的研制。 社会及学术兼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主讲课程: 博士生课:现代交换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 1、信息处理:信息检测、采集、复接、编解码;语音信号的压缩、存储、延迟、重放;智能化监控系统等。 2、信息传输:用户线接入;光纤传输;超高压、配电线载波通信及组网、射频传输及组网等; 3、信息交换:智能呼叫中心、信令系统、信息服务平台、无线局域网等。
获得奖项:ZDD5功率放大器设计(菏泽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ZDD20电力线载波机(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JTU211调度交换机(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高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9位);曾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山东省劳模。
著作及论文:在载波机上音频带中传输1200Bd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Vol.20,No.9,1996.9;交换机的ISDN处理,电力系统自动化,Vol.22,No.11,1998.11(EI收录);用户接入网V5.2的技术设计和实现,通信技术,总102期,1998年第3期;用户接入网V5.2的设计,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8,No.6,1998.12;利用PSTN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电讯技术,1999年第3期;电力线载波自动交换系统的软件设计,电讯技术,1999年第4期;10km动力电缆高速数字信道的实现,电讯技术,1999年第5期;互联网服务区分体系结构的研究,1999年第6期;利用ActiveX技术改进串行通信的研究和实现,电讯技术,2000年第1期;虚拟网的资源管理,电讯技术,2000年第4期;基于IP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第15期;电力数字调度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第10期;利用DSP实现的专用数字录音机,计算机工程,Vol.26,No.4;电力调度交换机软件系统的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年第4期;电力调度交换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微电脑应用,Vol.16,No3;利用RDTX技术实现计算机实时话音分析,计算机工程,Vol.27,No.2;多速率码流同步复接方案设计与实现,通信技术,2001年第5期;多处理器系统中的HPI设计与应用,微电脑应用,Vol.17,No.9;利用IPOverAPDH技术实现配电网调度通信系统,计算机工程,Vol.28,No.4,2002.4;在MTUP中增加EARLY_ACM功能,通信技术,2003年第1期;TDMA系统中语音和数据多路复用的最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第25期;基于CSTA协议的CTI应用,通信技术,2003年第7期;发送端功率控制对MQAM系统误码率性能的改善,通信技术,2003年第8期;基于XML的电子公文交换格式,计算机工程,Vol.29,No.19,2002.11;Turbo码技术,通信技术,2003年第12期;一种新的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移动通信,2003年第S2期;数字音频渐近延迟器的设计,通信技术,2004年第2期;基于CTI技术实现小型呼叫中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第6期;网元/网络网管系统在软交换网络环境下的定位,数据通信,2004年第3期;预测功率控制,通信技术,2004年第6期;一种基于矩阵初等变换的MIMO信道自适应均衡算法,通信技术,2004年第11期;一种降低OFDM技术中PAPR的方法,移动通信,2004年第S11期;一种多接口接入系统的网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信息技术,2005年第4期;矩阵交织器的通用CPLD实现方法,信息技术,2005年第4期;基于Labwindows的蓝牙手机测试系统设计,电子设计应用,2005年第4期,pp.98-99;PSTN与NGN网络的信令交互,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p.43-45;CIC滤波器的FPGA实现,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5年第6期,pp.28-30;基于低压电力线信道的路灯监控系统,信息技术,2005年第10期,pp.148-149; ImprovedMechanismforMobileLocationPrivacy,WSNS2005,InternationalWorkshoponWirelessandSensorNetworksSecurity;Pairing-basedProvableBlindSignatureSchemeWithoutRandomOracles,CIS200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Security;ID-basedSignatureSchemewithoutTrustedPKG,CISC2005,ConferenceonInformationSecurityandCryptology(SCI收录);ImprovedID-basedSignatureSchemeSolvingKeyEscrow,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EI核心收录);ImprovedMechanismforMobileLocationPrivacy,MICC_ICON,IEEEMalaysi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municationsand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tworks2005
承担项目:1、传感器、开关接入网络(有线或无线方式);信息服务平台; 2、智能监控系统(用于安全防卫、智能家居、路灯、隧道照明、酒店等); 3、利用配电线的传输及组网技术; 4、广播用数字音频渐近延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