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刘高焕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刘高焕”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刘高焕”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最重要是考研院校和考研专业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对自己个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姓名:刘高焕 性别:男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所在院校:北京工业大学 个人简历:

学历:1979年1983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空摄影测量系,师从王之桌院士、李德仁院士、杨凯先生,攻读摄影测量与遥感,获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师从陈述彭院士,攻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获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近期研究工作: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化过程,海岸带水-土-气-生交互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海岸带综合管理,河-海-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相应,三角洲生态与环境综合模拟;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系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与变化分析。工作经历:1986-1993年,中科院地理所,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93-1997年,中科院地理所,任副研究员 1997-1999年,中科院地理所,任研究员 2000年-现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任研究员

获得奖项:

2007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2004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著作及论文:

承担项目:

科研活动:已完成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1,黄河洪水险情预报与灾情评估信息系统(1986-1992) 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意大利世界实验室资助项目,主要完成人,1992年完成。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洪水灾害监测评估信息系统。尽管该系统很不完善,功能有限,但它是我国灾害信息系统的雏形,为我国随后建立的运行化的洪水监测评估信息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BangladeshFloodDisaster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孟加拉洪水管理信息系统)  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UNDP/ESCAP)资助项目,项目执行人,1994年完成。这是一个基于微机平台的洪水模拟与预报信息系统。系统中集成了洪水演进模型、洪水预报模型、灾情评估模型以及空间分析功能。该系统连同建立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的数据库,移植给孟加拉国政府,受到孟加拉政府和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的赞扬。 3,Support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YellowRiverDelta(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1995-1997) UNEP资助项目,项目特聘核心专家,课题负责人,1997年完成。尝试建立基于GIS、遥感、计算机网络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形成了多种比例尺、多种信息源集成的空间数据库和社会经济数据库,并建立了与生态环境模型相集成的信息系统,对湿地生态、土地适宜性以及发展规划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评价。该系统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获得了显著效果。 4,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1∶400万)(1996-1999)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1998年完成。建立了包括全国地形,水系,地貌,植被,土壤,湖泊,公路,铁路,沙漠,行政界限,沼泽,冰川分区,冻土,地质板块,中国土地利用,中国草地资源,中国森林资源,第四系地层,地质构造,地热温泉,地质灾害类型,水文地质,磁力异常,重力异常,新生代地层,新生代盆地,历史时期典型动物变迁,莫霍面,矿产资源等数据层的1:400万资源环境数据库,开发了基于英特网的数据库网络管理系统。该数据库已经被一百多个用户使用,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分别应用于农业生态研究、森林生态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生态区划、水资源综合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分析与草场退化研究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5,东亚地区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1997-2000)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专题,专题负责人,2000年完成。以亚洲东部为研究区,建立了以气象卫星图象为动态信息源的大范围陆地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评估与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东亚地区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监测,进而开发了饥荒预测评价模型和生产力评价模型,对东亚地区进行大范围监测评价,为国家制定粮食政策提供依据。 6,CBERS-2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图像应用分系统研究(1998-2000) 总参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2000年完成。 7,EnvironmentAssessmentandMonitoringinBohaiArea (2000-2002) 中日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多元遥感信息和地面调查资料,建立环渤海湾地区环境评价与污染监测遥感信息系统。 8,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2000-2004)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题负责人。本专题目标是研究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理论,建立生态调控理论的结构、方法和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研究不同尺度生态环境调控体系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发展区域决策支持系统,为实现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服务。 9,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信息图谱研究(2000-20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项目负责人。以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演化、生态过程、人类活动的时空动态过程为基础,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图谱,示范性地建立地学信息图谱的技术体系和结构框架。 10,多元遥感信息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1998-2001) 国防科工委示范应用项目,项目负责人。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论证资源一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潜力。其中,着重研究其对土地、水、草地、河流、海岸带、城市化等的定量识别和空间定位能力,为其它地区应用资源一号卫星进行国土资源和自然环境调查提供经验;开展土壤盐碱化、黄河和水库工程侧渗漏、草场退化、油井污染监测等研究,动态监测和评价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发育变化、黄河尾闾演变、三角洲的发育,为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和自然环境信息。 11,SoilErosionManagement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1996-2001)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anadian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gency)资助项目,课题负责人,2001年完成。建立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土壤侵蚀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有机地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侵蚀模型、生产潜力模型、经济效益模型和辅助规划与决策支持,按土地单元集成到一起,实现小流域级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作物产量评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成为水土保持规划、管理与决策的辅助信息系统。 12,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化地学虚拟与数字反演(基金项目,2004-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针对黄河三角洲时空发育过程的特点,研究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的居民点、古河道、古海岸线、亚三角洲扇面、微地貌等时空数据的组织与表达方法,形成黄河三角洲演化过程的概念模型;建立具有空间和时间属性的、基于事件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包括居民点及沉积环境数据模型(点数据模型)、古河道及古海岸线数据模型(线数据模型)、三角洲扇面及微地貌数据模型(面数据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构建表达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化地学时空过程的虚拟地理环境,实现地学数据时空一体化分析和表达。应用数字地图、文本数据、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地质钻孔等多形式、多时相、多比例尺及多空间分辨率的数字化空间数据和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黄河三角洲及海岸带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表达,实现三角洲及海岸动态变化的数字化监测、预测和模拟。在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多因素基础上,进行区域发展情景虚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13,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加合作项目,2001-2005)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项目,项目协调人。在对国内外现有NPP遥感模型调研与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类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比较分析和验证,并对优选的模型进行改进和发展,进一步精确构建适合于中国的NPP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模型,提高我国NPP区域估算精度,克服目前区域NPP估算中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融合定量遥感模型、尺度转换等研究成果,进行东亚地区植被碳,特别是森林碳过程研究。 14,海岛与海岸带遥感调查与研究(2005-2008) 国家海洋局908专项,项目负责人。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区海岛海岸带环境资源现状和潜力,精确测定该区大陆海岸线长度,实现该区海岛海岸带调查资料的全面更新。利用遥感调查手段获取该区海岛海岸带的现状资料,为满足海岛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分析海岛与海岸带的资源现状、生态结构及其变化过程。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