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430127-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学历: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位: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8年7月 福州大学电子系应用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8年9月-2003年7月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 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做博士后,从事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 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 在美国CyclotronInstitute,TexasA&MUniversity(ResearchAssociate),从事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研究。 2008年8月 获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年 获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招生信息:硕士生2名; 博士生2名; 博士后若干名。 要求:"211"重点大学物理专业、核物理、核技术专业,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6级,具有很强的C/C++/Fortran编程能力。由于本课题组长期与国外合作研究,撰写英文文章、阅读英文文献等,需要很强的英语能力;实验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与处理、理论计算等都需要很强的程序设计能力。 问:硕士研究生待遇如何? 答:研究所为考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第一学年为每位硕士生每月提供1100元奖助学金;其中推荐免试生每月另加200元,免住宿费。第二学年回所后,每位学生享受基本助学金1100元,另根据工作表现每月可享受600元-1200元不等的奖学金,每月还享受120元-360元不等的保健费和60元午餐补贴,公费统一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 详细情况见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招生网:http://ge.imp.cas.cn/招生方向:实验核物理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研究领域:1.放射性核束物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弱束缚核引起的反应动力学、轻奇异核融合反应、弹性散射等方面。 2.中高能重离子核反应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非对称核物质性质和状态方程研究、核物质液气相变、反应动力学等方面,通过中高能重离子碰撞出射碎片的测量,结合反应动力学模型AMD/QMD/EQMD/CoMD、统计衰变模型SMM/GEMINI等计算进行研究。 3.PXI高速数据获取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据获取系统硬件TAC/QAC、峰值取样保持插件、门积分插件,以及基于ROOT数据获取系统软件开发。 4.核探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用于核物理实验的相关探测器如气体探测器(PPAC,IonizationChamber)、PMT读出闪烁体探测器(用于带电粒子测量的CsI闪烁体探测器、用于时间测量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中子探测阵列等)、半导体探测器阵列等。 5.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ADS)相关散裂物理 ADS基本原理是由加速器加速高能强流质子与重金属靶发生散裂反应产生大量中子作为外中子源驱动次临界反应进行核能发电,可以对核燃料进行增殖或者核废料嬗变。我们主要进行散裂物理相关的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实验上通过PISA探测器测量中高能质子轰击不同散裂靶出射产物,特别重要的是中子产额、能量、空间分布等,同时结合各种理论模型(INCL4/CEM/GEMINI/AMD/QMD/CoMD/SMM等模型)计算,对散裂物理进行研究,结合GEANT4/MCNPX等软件对厚靶进行模拟研究。散裂物理的研究对于散裂靶设计、核材料辐射损伤性能研究、辐射防护安全、次临界反应堆设计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获得奖项:著作及论文:
发表论文:
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文章80多篇,SCI&EI收录60多篇。 近年发表主要代表性文章: (1)D.B.Qian,X.Ma,Z.Chen,etal.,Phys.Chem.Phys.,13,3328-3333(2011). (2)Z.Chen,S.Kowalski,M.Huang,etal.,PHYSICALREVIEWC81,064613(2010). (3)Z.CHEN,R.WADA,A.BONASERA,etal.,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rnPhysicsEVol.19,Nos.8&9(2010)1570-1576. (4)L.QIN,K.HAGEL,R.WADA,Z.CHENetal.,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rnPhysicsEVol.19,Nos.8&9(2010)1513-1522. (5)JieKong,HongSu,Zhi-QiangChenetal.,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A622(2010)215-218. (6)L.Qin,J.B.Natowitz,G.Roepke,K.Hagel,R.Wada,Z.Chen,NuclearPhysicsA834(2010)521c526c (7)M.Huang,Z.Chen,S.Kowalski,etal.,NuclearPhysicsA847(2010)233242 (8)M.Huang,A.Bonasera,Z.Chenetal.,PHYSICALREVIEWC81,044618(2010). (9)M.Huang,Z.Chen,S.Kowalski,etal.,PHYSICALREVIEWC81,044620(2010) (10)M.Huang,R.Wada,Z.Chen,etal.,PHYSICALREVIEWC82,054602(2010) (11)A.Bonasera,Z.Chen,R.Wada,etal.,Phys.Rev.Lett.,122702(2008). (12)D.B.Qian,X.Ma,Z.Q.Chen,etal.,Chem.Phys.Lett.,470(2009)215-218. (13)S.Kowalskietal.,Phys.Rev.C75,014601(2007). (14)S.Kowalski,etal.,Nucl.Phys.A787,619c(2007). (15)J.L.Louetal.,Phys.Rev.C75,057302(2007). (16)J.Wang,etal.,Phys.Rev.C75,014604(2007). (17)A.Ozawa,X.Z.Cai,Z.Q.Chen,etal.,NIMB247,155(2006). (18)Z.H.Li,etal.,Phys.Rev.C72,064327(2005). (19)S.Wang,etal.,Phys.Rev.C72,024317(2005). (20)Y.L.Ye,etal.,Phys.Rev.C71,014604(2005). (21)Y.L.Ye,etal.,J.PhysG31,S1647(2005). (22)Z.Q.Chen,etal.,NIMA543,585(2005). (23)Y.B.We,etal.,Chin.Phys.Lett.22,61(2005).
承担项目: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