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研究生导师史秋衡:厦门大学

姓  名史秋衡性  别男出生年月所在院校厦门大学所在院系教育研究院职称教授招生专业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联系方式E-mail qhshi@xmu.edu.cn 电话邮
姓  名 史秋衡 性  别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厦门大学 所在院系 教育研究院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联系方式 E-mail qhshi@xmu.edu.cn 电 话 邮 编 361005
地 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个人简介

  史秋衡,男,现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担任博士后指导教师及博士生指导教师(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2001年厦门大学高教所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毕业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专业特长为高等教育学专业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第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课题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政府优秀成果奖3次,获其他全国性和省级、厅级优秀成果奖多次。独立或第一作者出版5部专著,第二作者出版2部专著,在国内外权威报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讲博士生课程《高等教育评估专题研究》。兼国家“985工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教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已独立出版或第一作者出版《我国民办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等五本专著,以第二作者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和《港澳台...

  史秋衡,男,现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担任博士后指导教师及博士生指导教师(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2001年厦门大学高教所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毕业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专业特长为高等教育学专业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第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课题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政府优秀成果奖3次,获其他全国性和省级、厅级优秀成果奖多次。独立或第一作者出版5部专著,第二作者出版2部专著,在国内外权威报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讲博士生课程《高等教育评估专题研究》。兼国家“985工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教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已独立出版或第一作者出版《我国民办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等五本专著,以第二作者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和《港澳台高等教育法规与政策研究》等二本专著。1997年曾与英国伦郭大学教育学院著名高教研究专家G. Williams 教授在著名的Higher Education Policy(IAU, UNESCO)上合作发表过学术论文;近五年来已公开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刊物包括《光明日报》、《教育研究》等著名报刊。

  获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授予的“福建省第三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奖。专著《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企业家与高等教育》及论文“大学排名中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定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先后独立获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另合作获奖或获其他级别奖多项。

  在研和已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重点课题,全国性和省级科研课题多项。

  曾在美国参加国际性组织――院校研究会年会并发言,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做访问教授;曾在德国合作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访问德国、法国、荷兰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曾五次分别赴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的大学作长期或短期学术访问。研究范围包括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特别关注于高等教育管理及评估、高等教育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与美国等国外该方面的著名理论研究学者及应用研究专家有着经常联系。

获得奖项

  获奖、专利和发明:   (1) 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奖,省部级科研奖,1997年10月,福建省高教学会,等级:1    (2) 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级科研奖,1998年09月,福建省政府,等级:3    (3) 厦门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其他科研奖,2000年06月,厦门市政府,等级:3    (4) 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科研奖,2000年12月,福建省政府,等级:3    获奖、专利和发明:   (1) 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奖,省部级科研奖,1997年10月,福建省高教学会,等级:1   (2) 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级科研奖,1998年09月,福建省政府,等级:3   (3) 厦门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其他科研奖,2000年06月,厦门市政府,等级:3   (4) 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科研奖,2000年12月,福建省政府,等级:3   (5) 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奖,其他科研奖,2003年10月,厦门市政府,等级:3   (6) 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科研奖,2003年09月,福建省政府,等级:2   (7) 福建省第三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国家级科研奖,2004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级:2   (8) 厦门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其他科研奖,2005年08月,厦门市政府,等级:2   (9) 厦门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其他科研奖,2005年08月,厦门市政府,等级:1   (10) 福建省第四届优秀高教科学研究成果奖专著奖,省部级科研奖,2005年06月,福建省教育厅,等级:3   (11) 福建省第四届优秀高教科学研究成果奖论文奖,省部级科研奖,2005年06月,福建省教育厅,等级:1   (1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奖,国家级科研奖,2005年0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级:1   (13) 2000-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省部级科研奖,2005年12月,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级:1   (14) 2004年度厦门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其他科研奖,2005年03月,厦门大学,等级:1   (15) 福建省第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部级科研奖,2006年01月,福建省政府,等级:1   (16) 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科研奖,2006年02月,国家教育部,等级:1

著作及论文

  论文发表:   (1) 2005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2006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 高教管理改革:政策导向、制度促进和质量控制,《《2006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 The Place of Research in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IAU Horizons》,2006年10月    (4) 2020年我国职教发展的理想与政策,《教育与职业》,2006年10月    (5) 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8月    (6) 美国社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结构及设计思想,《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月    (7) 台港澳私立大专院校绩效评估与质量保障研究,《收入陈笃彬主编《台港澳私立大专院校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07月    (8) 网络教育时代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及传统高校的应对策略,《收入谢桂华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06月    (9) 高等教育地方化:现实与趋势,《教育研究》,2006年05月    (10) 我国民办院校排行榜初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月    (11) 税制改革与扩大高等教育筹资渠道,《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3月    (12) 转变政府调控方式 优化高校分层分类,《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月    (13) 美国政府在高校分层分类中的作用及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9月    (14) 2003-2004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编《2005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科学发展观专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    (15) 台、港、澳私立高校评估与质量保障调研报告,《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3月    (16) 学术创新的气氛与制度要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月    (17) 加强专业道德规范 提高育人强国成效,《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01...

  论文发表:   (1) 2005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2006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 高教管理改革:政策导向、制度促进和质量控制,《《2006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 The Place of Research in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IAU Horizons》,2006年10月   (4) 2020年我国职教发展的理想与政策,《教育与职业》,2006年10月   (5) 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8月   (6) 美国社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结构及设计思想,《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月   (7) 台港澳私立大专院校绩效评估与质量保障研究,《收入陈笃彬主编《台港澳私立大专院校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07月   (8) 网络教育时代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及传统高校的应对策略,《收入谢桂华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06月   (9) 高等教育地方化:现实与趋势,《教育研究》,2006年05月   (10) 我国民办院校排行榜初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月   (11) 税制改革与扩大高等教育筹资渠道,《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3月   (12) 转变政府调控方式 优化高校分层分类,《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月   (13) 美国政府在高校分层分类中的作用及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9月   (14) 2003-2004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编《2005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科学发展观专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   (15) 台、港、澳私立高校评估与质量保障调研报告,《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3月   (16) 学术创新的气氛与制度要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月   (17) 加强专业道德规范 提高育人强国成效,《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01月   (18) 大陆民办高校的分类与评估,《《台海两岸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SBN986-7385-05-5》,2004年10月   (19) 缩短硕士学制大势所趋,《中国教育报》,2004年05月   (20) 高校人事改革不能随心所欲,《中国教工(中国教育报2004-2-27)》,2004年03月   (21) 发挥职教集团优势 致力职教体制创新,《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月   (22)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高等教育中的行政干预,《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月   (23) 呼之欲来又步履维艰的学分制,《中国教育报》,2004年02月   (24) Credit: A New Perspective for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Higher Education,《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SSCI刊物)》,2004年01月   (25) 学习型社会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   (26) 2002年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专业委员会编《2002-2003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09月   (27) 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创建特色高职院校,《教育研究》,2003年09月   (28)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08月   (29) 百年之鉴――20世纪的香港高等教育,《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8月   (30) 公立高校成本分担的政策取向,《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6月   (31) 诚信机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6月   (32) 零缺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理想和追求,《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月   (33) 高等职教急需另一条腿,《福建日报》,2003年04月   (34) 学科创新,致高致远----专访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3年03月   (35) 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03月   (36) 诚信: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一个新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1月   (37) 应对网络教育时代挑战 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06月   (38) 香港高校网络教学的发展与启示,《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6月   (39) 以文教产业为先导提升集美城市化水平,《厦门科技 》,2002年05月   (40) 民办高教的独特模式,《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2年05月   (41) 论高等教育产业化趋势,《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05月   (42) 西部大开发与现代民办大学制度的建立,《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月   (43) 高等学校产权分析,《教育与经济》,2002年04月   (44) 福建省人才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月   (45) 信息不对称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月   (46)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月   (47) 高等教育产业理念是大学科研绩效定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王战军、蒋国华主编《科研评价与大学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旗出版社》,2002年01月   (48) 论科学规范与大学科研评价,《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年01月

  专著发表:   (1) 我国民办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08月,学术专著   (2) 高等教育评估,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学术专著   (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学术专著   (4) 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08月,学术专著   (5) 港澳台高等教育法规与政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09月,学术专著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