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研究生导师潘必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姓  名潘必才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2-08所在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在院系物理系职称教授招生专业 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  1)发展紧束缚势模型;  2)复杂的凝聚态体系(表面物理、纳米管、
姓  名 潘必才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2-08
所在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在院系 物理系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凝聚态物理
研究领域   1)发展紧束缚势模型;  2)复杂的凝聚态体系(表面物理、纳米管、团簇、氢化非晶硅)的理论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 bcpan@ustc.edu.cn 电 话 0551*******邮 编 230026
地 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个人简介

  潘必才,教授. 1962年8月出生于安徽潜山县。1993年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于1995-1997年和2000-2003年在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合作研究。1999年获第四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教学工作:主讲《原子物理》(甲型)、《固体计算物理》等.

  潘必才,教授. 1962年8月出生于安徽潜山县。1993年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于1995-1997年和2000-2003年在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合作研究。1999年获第四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教学工作:主讲《原子物理》(甲型)、《固体计算物理》等.

获得奖项
1999年获第四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第四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著作及论文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A.J. Lu, B. C. Pan*,  Nature of single vacancy in achiral carbon nanotubes,  Phys. Rev. Lett. (in press).

  2. R. Biswas, B.C. Pan, Y.Y. Ye,  metastability of amorphous silicon from silicon network rebonding,  Phys. Rev. Lett. 88, 205502(2002).

  3. B.C. Pan,  Tight-bonding potential for hydrocarbons,  Phys. Rev. B 64, 155408(2001)。

  4. K.M. Ho, A. A. Shvartsburg, Bicai Pan, Zhong-Yi Lu, C.Z. Wang, J.G.  Wacher, J.L. Fye and Martin F. Jarrold,  Structures of medium-sized silicon clusters,  Nature (London) 392, 582(1998)。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A.J. Lu, B. C. Pan*,  Nature of single vacancy in achiral carbon nanotubes,  Phys. Rev. Lett. (in press).

  2. R. Biswas, B.C. Pan, Y.Y. Ye,  metastability of amorphous silicon from silicon network rebonding,  Phys. Rev. Lett. 88, 205502(2002).

  3. B.C. Pan,  Tight-bonding potential for hydrocarbons,  Phys. Rev. B 64, 155408(2001)。

  4. K.M. Ho, A. A. Shvartsburg, Bicai Pan, Zhong-Yi Lu, C.Z. Wang, J.G.  Wacher, J.L. Fye and Martin F. Jarrold,  Structures of medium-sized silicon clusters,  Nature (London) 392, 582(1998)。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