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了大兴安岭北就、四川西部、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等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和中国亚洲地质图件编制等十多项重点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获得奖项:著作及论文:
1.亚洲地质图(1:500万),地图出版社19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地质出版社,19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400万),地质出版社,1972 4.中国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国际岩石圈委员会,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1991 5.亚洲地质,地质出版社1982 6.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地质出版社,1988 7.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地质科学院出版1962 8.大兴安岭北部地质,科学出版社,1963 9.四川西部宝兴、丹巴、林格一带地质构造(科研报告)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印发,1969 10.中国地质概述,地质出版社,19721974 11.大兴安岭北部大地构造及其多旋回发展过程,地质学报43卷4期196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400万)说明,地质出版社,197213.我国地层和侵入岩研究上的若干新进展,地质科技,第1期,1973 14.我国地层序列的划分和侵入岩分期,地质科技,第6期,1976 15.AnOutlineoftheGeologyofChina(中国地质轮廓)西法GeologischesJahrbuch1977 16.中国地质概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7817.TheDevelopmentofGeologicalStructuresinChina(中国地质构造演化)西法Geojournal19804.6 18.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发展历程,《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81 19.中国构造运动期序和构造发展阶段。中国区域地质,第一期,地质出版社,1982 20.中国地质构造发展过程,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4号,地质出版社,1982 21.TheCrustalEvolutionandUpliftMechanismoftheQinghai-TibetPlateau(青藏高原地壳演化和隆升机制)Tectonophysics1271986 22.Qeep-seatedstructuresandupliftmechanismoftheQinghai-xizangPlateaut(青藏高原深部构造和隆水机制)GeologyoftheHimalayas(喜马拉雅地质)2卷,地质出版社,1990 23.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第3期,科学出版社,1992 24.中国地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5.亚洲地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承担项目:目前正主持进行“南极岩石圈及矿产资源潜力研究”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和“亚欧地质图编制”项目研究工作,并继续参加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及隆升机制的研究。四十年来,编制地质图件6神,发表地质专著7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他科技拨类文章50多篇。七十年代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制了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图、亚洲地质图等多种图件。由于充分分析研究地质资料,精心设计和编绘,严格质量要求,致使图件内容丰实,编绘精细,富于创新,获国内外地质界高度评价,并被广泛引用,使我国地质制图济于国际先进引列,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在编图基础上,对中国和亚洲区域地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作为集体成果,编著了《中国地质概述》、《亚洲地质》等专著,发表20多篇论文,较全面地总结论述了中国和亚洲地层、岩浆岩、构造的基本事实和区域地质总体特征,把中国大陆划分为大陆克拉通、陆间增生?皱区及陆缘增生?皱区等三种类型地质区,提出亚洲岩浆作用的阶段性、继水性、分异性、分带性及迁移性时空涫化规律。《亚洲地质》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加奖。较深入地研究了青藏高原地质,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发表了《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等专著,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划分了高原构造一地层区,提出“陆内汇聚-地壳分层加原-重力均衡调整”的高原隆升模式,论证了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开始于第四纪。成果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长期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四川西部进行区域地质研究,集作发表专著和科研报告4部,论文10多篇,填补了大兴安岭北部地质研究空白区,建立了地层系统和构造构架,首次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前寒武系和热河动物群。重新鉴定了川西地层系统和侵入岩分期,首次在宝兴一带发现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单笔石,成为我国最早发现“志昌-泥盆系过渡层”地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