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郭伊荇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郭伊荇”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郭伊荇”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最重要是考研院校和考研专业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对自己个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姓名:郭伊荇 性别:男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所在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综述】  郭伊荇,理学博士,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研究方向为催材材料和绿色化学,主要从事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催化材料的分子设计、制备、结构表征、性能研究及应用方面工作,包括非均相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和利用生物平台分子清洁合成有机化学中间体研究。近五年来已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hem.Mater.,J.Catal.,GreenChem.,J.Mater.Chem.,Appl.Catal.B,Micropor.Mesopor.Mater.,Appl.Catal.A,J.Mol.Catal.A,J.ColloidInterfaceSci.和Mater.lett.等学术期刊上。近五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青年教师项目和吉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资助。  【学习工作简历】  1981.9-1985.7在东北师大化学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7在东北师大化学系学习并获硕士学  1998.9-2001.11在东北师大化学学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2006.3-2007.3在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绿色化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8.7-1990.10在东北师大分析测试中心任助教  1990.10-1998.10在东北师大分析测试中心任讲师  1998.11-2001.12在东北师大化学学院任副教授  2001.12-2003.9在东北师大化学学院任教授  2003.10任东北师大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化学会会员  【主要科研方向】  研究方向为催材材料和绿色化学,主要从事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催化材料的分子设计、制备、结构表征、性能研究及应用方面工作,包括非均相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和利用生物平台分子清洁合成有机化学中间体研究。酸催化和部分氧化催化是化工及制药领域广泛应用的两类重要反应。传统的酸催化剂和部分氧化催化剂虽廉价易得且活性高,但却存在产物选择性差、催化剂难分离、腐蚀设备以及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有害负产物等严重不足,开发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固体催化剂始终是化学家们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我校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年从事多酸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多种以不同结构多金属氧酸(盐)为催化活性组分的新型固体多酸(盐)催化材料,此类材料均具有孔道结构和不同的孔尺寸,它们作为液相有机化学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同时具有酸催化、光催化和氧化催化功能以及高效、清洁、无毒、高选择性和易分离并可循环使用的特点,目前已经成功地用于以生物平台分子为原料合成双酚酸、烯烃环氧化制备环氧有机化合物和由长链脂肪酸与短链醇反应合成脂肪酸酯(生物柴油主要成分)等重要化学反应中。另外,以上材料还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具有许多优于传统光催化剂TiO2的优点,如高效、易分离并能被太阳光活化,已成功地用于水溶液中各种稳定有机污染物的非均相光催化降解,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以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以上制备的固体多酸催化剂均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200-800m2/g),弥补了多酸本身比表面积(1-10m2/g)低这一限制其实际应用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在此类材料中,多酸分子与氧化物载体之间通过较强的化学作用相结合,因而在催化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溶脱并可循环数次使用,解决了传统负载型多酸在使用过程中催化活性组分溶脱这一困扰各国化学家的难题。此外,多酸的非均相光催化化学更是我们的特色研究,除对多酸光催化氧化各种有机污染物活性研究外,我们还首次探讨并提出了固体多酸非均相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机理,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获得奖项:

著作及论文:

  [1]GuoY.,WangY.,HuC.,WangY.,WangE.,ZhouY.,FengS.,Chem.Mater.,2000,12,3501-3508.  [2]GuoY.,LiD.,HuC.,WangY.,WangE.,ZhouY.,FengS.,Appl.Catal.B,2001,30,337-349.  [3]GuoY.,LiD.,HuC.,WangY.,WangE.,Inter.J.Inorg.Mater.,2001,3,347-355.  [4]GuoY.,HuC.,WangX.,WangE.,ZhouY.,FengS.,Chem.Mater.,2001,13,4058-4064.  [5]GuoY.,HuC.,JiangS.,GuoC.,YangY.,WangE.,Appl.Catal.B,2002,36,9-17.  [6]GuoY.,HuC.,JiangC.,YangY.,JiangS.,LiX.,WangE.,J.Catal.,2003,217,141-151.  [7]GuoY.,YangY.,HuC.,GuoC.,WangE.,ZhouY.,FengS.,J.Mater.Chem.,2002,12,3046-3054.  [8]GuoY.,LiD.,HuC.,WangY.,WangE.,ZhouY.,FengS.,Micropor.Mesopor.Mater.,2002,56,153-162.  [9]GuoY.,HuC.,J.ClusterSci.,2003,14,505-526.  [10]GuoY.,LiD.,HuC.,WangY.,WangE.,ZhouY.,FengS.,Chem.J.Chin.Univ.(Chinese,Letter),2001,22(9),1453-1455.  [11]GuoY.,HuC.,WangX.,WangE.,FengS.,YueB.,Chem.Res.Chin.Univ.(English,Letter),2001,17(4),165-468.  [12]GuoY.,YangY.,HuC.,WangE.,Chem.J.Chin.Univ.(Chinese),2002,23(11),2035-2039.  [13]HuC.,LiD.,GuoY.,Chin.Sci.Bull.(English),2001,46(13),1061-1066.  [14]HuC.,LiD.,GuoY.,Chin.Sci.Bull.(Chinese),2001,46(5),359-364.  [15]LiD.,GuoY.,HuC.,MaoL.,Appl.Catal.A,2002,235,11-20.  [16]Li,D.,GuoY.,HuC.,MaoL.,Chin.Chem.Lett.,2002,13(6),575-578.  [17]LiD.,GuoY.,HuC.,J.Mol.Catal.A,2004,207,181-191.  [18]JiangC.,GuoY.,HuC.,Appl.Catal.A,2003,256,203-212.  [19]YangY.,GuoY.,HuC.,GuoC.,WangE.,ZhouY.,FengS.,J.Mater.Chem.,2003,13(7),1686-1694.  [20]YangY.,GuoY.,WangY.,HuC.,Prog.Nat.Sci.,2002,12(2),153-157.  [21]YangY.,GuoY.,HuC.,GuoC.,WangE.,2003,Appl.Catal.A,252,305-314.  [22]JiangC.,GuoY.,HuC.,WangC.,LiD.,Mater.Res.Bull.39,2004,251-261.  [23]YangY.;CaoM.,HuC.,GuoY.,WangE.,J.Nanosci.Nanotec.,2004,4(7),833-837.  [24]YangY.,GuoY.,HuC.,WangY.,WangE.,Appl.Catal.A,2004,273,201-210.  [26]YangY.,WuQ.,GuoY.,HuC.,WangE.,J.Mol.Catal.A,2005,225,203-212.  [27]LiL.,LiuC.,JiangC.,GuoY.*;HuC.,Mater.Res.Bull.,2006,41,319-326.  [28]LiL.,Wu,Q.,GuoY.*,HuC.,Micropor.Mesopor.Mater.,2005,87,1-8.  [29]YuX.,QuX.,GuoY.*,Chin.Chem.Lett.,2005,16(9),1259-1260.  [30]WangC.,GengA.,GuoY.*,JiangS.,QuX.,Mater.Lett.,2006,60,2711-2714  [31]YuX.,WuQ.,JiangS.,GuoY.*,Mater.Character.2006,57,333

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007,2000.7-2003.12):环境友好型微孔多酸(盐)的分子设计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18万,第一参加人).  2.吉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项目(20010403,2002.1-2005.12):纳米微孔多金属氧酸盐光催化降解工业污水有机污染物中试(20万,主持).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311,2005-2007),主持(50万).  4.大庆石油管理局横向课题(2004-2005):油田污水光催化降解处理技术研究(2.3万,主持).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