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研究生导师于改之:山东大学

姓  名于改之性  别女出生年月1969-12所在院校山东大学所在院系法学院职称教授招生专业研究领域比较刑法、中国刑法、金融刑法、犯罪学联系方式E-mail电话邮编 250100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
姓  名 于改之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9-12
所在院校 山东大学 所在院系 法学院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 比较刑法、中国刑法、金融刑法、犯罪学
联系方式 E-mail 电 话 邮 编 250100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法学院
个人简介
  于改之: 1969年12月出生,山东聊城人。教授,法学博士,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山东省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  工作经历:1996年7月来山东大学法学院任教; 2002年9月晋升副教授;2007年9月晋升教授。   教育背景: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马克昌教授;2004年11月至12月,赴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合作导师佐伯仁志教授。  于改之: 1969年12月出生,山东聊城人。教授,法学博士,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山东省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  工作经历:1996年7月来山东大学法学院任教; 2002年9月晋升副教授;2007年9月晋升教授。   教育背景: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马克昌教授;2004年11月至12月,赴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合作导师佐伯仁志教授。
获得奖项
  学术奖励:《中国刑法解释》,2006年10月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全球化语境中的有组织犯罪》,2006年获山东省优秀成果三等奖;《比较、反思与重塑:犯罪构成理论再探》,获2004年山东省第十三次法学优秀成果学术类二等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探析》,获《人民检察》2004年度优秀文章评选三等奖。   学术奖励:《中国刑法解释》,2006年10月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全球化语境中的有组织犯罪》,2006年获山东省优秀成果三等奖;《比较、反思与重塑:犯罪构成理论再探》,获2004年山东省第十三次法学优秀成果学术类二等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探析》,获《人民检察》2004年度优秀文章评选三等奖。
著作及论文
  主要著作:《刑民分界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全球化语境中的有组织犯罪》(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刑法解释》(参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国版权法》(与孙新强教授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学》(副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多部。   主要论文:自1996年从教以来,在《中外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北法学》、《山东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论坛》、《人民检察》、《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以及《刑法论丛》、《刑法评论》等本专业领域以书代刊的、权威性连续出版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的本质及其产生作为义务的条件》、《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及相关问题探究》、《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的分界――以美国法处理藐视法庭行为为范例的分析》、《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体系地位及其在我国的适用》、《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理论》、《我国当前刑事立法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之提倡》等产生较大影响,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或其他书刊转载或引用。  主要著作:《刑民分界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全球化语境中的有组织犯罪》(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刑法解释》(参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国版权法》(与孙新强教授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学》(副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多部。   主要论文:自1996年从教以来,在《中外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北法学》、《山东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论坛》、《人民检察》、《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以及《刑法论丛》、《刑法评论》等本专业领域以书代刊的、权威性连续出版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的本质及其产生作为义务的条件》、《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及相关问题探究》、《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的分界――以美国法处理藐视法庭行为为范例的分析》、《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体系地位及其在我国的适用》、《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理论》、《我国当前刑事立法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之提倡》等产生较大影响,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或其他书刊转载或引用。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