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研究生导师朱诚:南京大学

姓  名朱诚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4-12所在院校南京大学所在院系地学院职称教授招生专业第四纪地质学研究领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环境考古联系方式E-mail zhuchengnj@yah
姓  名 朱诚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4-12
所在院校 南京大学 所在院系 地学院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第四纪地质学
研究领域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环境考古
联系方式 E-mail zhuchengnj@yahoo.com.cn 电 话 025-*******邮 编 210093
地 址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个人简介

  朱诚,男,1954年12月生,安徽歙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导。1990年6月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南京大学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所所长、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点负责人、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者。  主要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以及环境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参加过1988―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1989年以来曾分别在阿根廷南美雪冰冻土研究所、法国鲁昂大学、德国李比希?吉森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1994年以来主持长江流域环境演变和环境考古研究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全国高校博士点基金2项、江苏省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重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基金各1项。  1993年以来出版主持研究的专著和教材3本,发表学...

  朱诚,男,1954年12月生,安徽歙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导。1990年6月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南京大学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所所长、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点负责人、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者。  主要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以及环境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参加过1988―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1989年以来曾分别在阿根廷南美雪冰冻土研究所、法国鲁昂大学、德国李比希?吉森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1994年以来主持长江流域环境演变和环境考古研究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全国高校博士点基金2项、江苏省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重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基金各1项。  1993年以来出版主持研究的专著和教材3本,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其中SCI论文13篇;一级学报71篇;核心期刊35篇;国际会议论文13篇)。主持的“现代冰缘地貌研究”项目荣获国家教委199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地貌与沉积研究”项目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的“南极长城站航空气象要素特征研究”项目获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承担的“旅游心理学与导游创新课程”获200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二等奖,主持的“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项目获1997年南京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主编的《全球变化科学导论》教材2005年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教学用书”。1996年以来已指导培养出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2名、硕士生(获硕士学位)7名、博士后两名、高级(副教授以上职称)访问学者4名。

获得奖项

  [1] 1996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南极长城站地貌与沉积研究(证书号:96-051; 署名次序:崔之久、谢又予、朱诚、刘耕年、熊黑钢)。  [2] 1995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代冰缘地貌研究(证书号:95-396;署名次序:朱诚、崔之久、熊黑钢、姚增)。  [3] 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南极长城站航空气象要素特征研究(证书号:KS96422b;署名次序:卢春成、朱诚、崔志强)。  [4] 1997年...

  [1] 1996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南极长城站地貌与沉积研究(证书号:96-051; 署名次序:崔之久、谢又予、朱诚、刘耕年、熊黑钢)。  [2] 1995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代冰缘地貌研究(证书号:95-396;署名次序:朱诚、崔之久、熊黑钢、姚增)。  [3] 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南极长城站航空气象要素特征研究(证书号:KS96422b;署名次序:卢春成、朱诚、崔志强)。  [4] 1997年南京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证书号:南大社科奖第97052号;署名次序:朱诚)。  [5] 1994年南京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庐山教学实习集体二等奖)。  [6] 1997年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青年奖教金)。  [7] 1997年南京大学青年奖教金三等。  [8] 1999年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雪冰冻土优秀基础理论奖”。  [9] 200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二等奖“旅游心理学与导游创新课程”(排名第2,证书号:20156)。  [10]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号:政府特殊津贴第3600082号)。  [11]2003年3月“当代新疆洪旱灾害扩大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地理学报2002年57(1)57-66)论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姜逢清、朱诚)。  [12]2001年12月“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一书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五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工作研究会颁发)。  [13]2004年9月指导的博士生姜逢清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新疆洪旱灾害态势与应对方略”被评为2004年度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人获荣誉证书及导师奖金5000元。  [14]朱诚、谢志仁、申洪源主编的《全球变化科学导论》教材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审议,于2005年6月入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全国415本参与遴选,141部入选,其中全国地理学教材入选仅有两本)。  [15]寒区冰川作用与冰缘过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7月11日鉴定,成果登记号:360-03-10910060-02),研究期限:1990-2000年,完成者:易朝路、朱诚。(见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16]2001年12月,朱诚、谢志仁主持的“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江苏省21世纪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成果经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17]2006年10月,朱诚、谢志仁、申洪源主编的《全球变化科学导论》教材获得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工作研究会颁发的“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七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

著作及论文

  著作和教材  1.《现代冰缘地貌研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朱诚)  2.《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朱诚)  3.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朱诚、谢志仁、申洪源)  4.《中国南极长城站地区地貌与沉积研究》,海洋出版社,1993(崔之久、谢又予、朱诚等)  5.《中天山冰冻圈地貌过程与沉积特征》,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崔之久、熊黑钢、朱诚等)  6.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朱诚、谢志仁、申洪源)  论文  1.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 Identifying paleoflood deposits archived in Zhongba Site,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50(21):2493―2504.(SCI)  2.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199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afrost Structure  on the Fildes Peninsula, Antarctica,Vol.36,No.8.997-1010. (SCI)  3.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On the Holocene sea-level highstand along the  Yangtze Delta and Ningshao Plain, East China,48(24):2672-2683. (SCI)  4.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1996,RATES OF PERIGLACIAL PROCESSES IN  THE CENTRAL TIANSHAN,CHINA,Vol. 7, No.1,England.79-94. (SCI)  5.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1996,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GLACIAL   LANDFORMS AND GLACIATION HISTORY,Vol. 7,No.1,England.95-100. (SCI)  6.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1996, ROCK GLACIERS IN THE CENTRAL TIANSHAN  MOUNTAINS,CHINA,Vol.7,No.1, England.69-78. (SCI)  7.BOREAS, 2000, Role of climate in the rise and fall of Neolithic cultures on the Yangtze Delta, 29(2).157-165. (SCI)  8.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003,Radiocarbon constraints on the Holocene flood deposits...

  著作和教材  1.《现代冰缘地貌研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朱诚)  2.《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朱诚)  3.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朱诚、谢志仁、申洪源)  4.《中国南极长城站地区地貌与沉积研究》,海洋出版社,1993(崔之久、谢又予、朱诚等)  5.《中天山冰冻圈地貌过程与沉积特征》,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崔之久、熊黑钢、朱诚等)  6.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朱诚、谢志仁、申洪源)  论文  1.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 Identifying paleoflood deposits archived in Zhongba Site,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50(21):2493―2504.(SCI)  2.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199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afrost Structure  on the Fildes Peninsula, Antarctica,Vol.36,No.8.997-1010. (SCI)  3.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On the Holocene sea-level highstand along the  Yangtze Delta and Ningshao Plain, East China,48(24):2672-2683. (SCI)  4.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1996,RATES OF PERIGLACIAL PROCESSES IN  THE CENTRAL TIANSHAN,CHINA,Vol. 7, No.1,England.79-94. (SCI)  5.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1996,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GLACIAL   LANDFORMS AND GLACIATION HISTORY,Vol. 7,No.1,England.95-100. (SCI)  6.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1996, ROCK GLACIERS IN THE CENTRAL TIANSHAN  MOUNTAINS,CHINA,Vol.7,No.1, England.69-78. (SCI)  7.BOREAS, 2000, Role of climate in the rise and fall of Neolithic cultures on the Yangtze Delta, 29(2).157-165. (SCI)  8.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003,Radiocarbon constraints on the Holocene flood deposits of the Ning-Zhen Mountains, Lower Yangtze River area of China, 18(6):521-525. (SCI)  9.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 Some results of snow chemical surveys in the Kunnes River Valley,East Tienshan mountains, China, 36: 4941-4949. (SCI)  10.Natural Hazards, 2005, Magnification of flood disasters and its relation to regional precipitation and local human activities since the 1980s in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36:307-330. (SCI)  11.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9, The Structural type of temperature and mechanism of movement of rock glacier at the head of Urumqi River,Tianshan Mountains,Vol.34,No.15. (SCI)  12.CATENA,2005,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Yangtze Delta, P.R.China, 60:267-277. (SCI)  13.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5, Mid-Pleistocene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Xiashu Loess deposits in the Yangtze Delta, China, 135:131-137. (SCI)  14.PERMAFROST,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1988, Rock glacier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Urumqi River,Middle Tianshan, China, Vol.1, Trondheim, Norway.  15.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3, Distribution of Periglacial Geomorphology   and Glaciated History on Antarctica,Vol.3,No.2.  16.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7, Comparison of Quaternary Deposit Environment among Lushan, Huangshan and Tianmushan,Vol.7, No.3.  17.Antarctic Research,1992, Mass movement in the Great Wall Station Area,   Antarctica, Vol.3, No.2.  18. PERMAFROST,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3,A development mode   of periglacial landforms on slope land,Vol.1,Beij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19. XXX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ference (Chinese postdoctoral PROCEEDINGS),  1996, The study of palaeo-latitude change in China.  20. Antarctic Research,1991,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e layers on Fildes Peninsula of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Vol.2,No.2.  21. 29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1992,Contrast of Periglacial geomorphic   Processes among Tianshan Mt,Western Antarctica and Andes Mt,Vol.2,KYOTO,JAPAN.  22. 29th INTERNATIonAL EOLOGICAL CONGRESS, 1992, A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  Division of Global Periglacio Geomorphic Types Processes and Climate,Vol. 2 of 3,KYOTO,JAPAN.  23.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199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e Layer on the Fildes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Beijing, China.  24. Quaternar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the east China mountains,12th European Colloquium on Theoretical and Quantitative Geography,2001,Saint Valery en Caux,France,167-172.  25.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Neolithic Cultural Interruptions and Holocene Buried Palaeo-Trees in the Yangtze Delta, 2000, Vol.36, No.3, 286-292.  26.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Nanjing Homo Erectus, 2000,Vol.10,No.3.  27.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looding and drought calamity during past 1500 years in the Hai’an Region,Jiangsu Province, 2002, Vol.12,No.2,146-151.  28.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1, Study on the frequency and principle of flood catastrophe in the Changjiang Delta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in the Last 2000 Years,11(2),137-143.  29.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2,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looding and  Drought Calamity During Past 1500 Years in the Hai’an Reguon,Jiangsu  Province, 12(2):146-151.  30.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1997,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ife span of Nanjing Homo Erectus, Vol.7,No.3,37-47.   31.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6, Climatic evolu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in the late Holocene epoch, 16(4): 423-429.(Zhu Cheng, Zhang Qiang).  32.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6,Daxia Landform Genesis of Qiyun Mountain, Anhui Province,16(1): 87-98. (Ma Chunmei, Zhu Cheng et al).  33.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4,Present condi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es on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Vol.14, Supplement,79-86.   34.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5,New recognitions to genesis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Xuxi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15(3):367-374.   3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upplement),2004,Present condi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es on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59(14):79-86.  3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GEOLOGY, Cultural Interruption Research, Site in Shanghai Area, Vol.1.,Spain.  37. 中国科学(B辑),1992,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冻土结构特征研究, 9期。  38. 科学通报,1996,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第2期:148-152。  39. 科学通报,2003,对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48(23):2428-2438。  40. 科学通报,2005,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50(20): - 。  41. 科学通报,1989,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石冰川温度结构与运动机制,第2期。  42. 第四纪研究,2002,长江三峡地区汉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第5期,518-524。  43. 第四纪研究,2006,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第4期, 26(5):814 -826。  44. 地理学报,1995,对庐山东麓第四纪沉积物物源及新构造运动的新认识,第1期。  45. 地理学报,1992,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冰缘地貌的分布和演变过程,第6 期。  46. 地理学报,1992,中天山石冰川特征研究,第3期。  47. 地理学报,1991,南极乔治王岛的地理环境分析,第3期。  48. 地理学报,1996,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全新世环境考古与异常洪涝灾害,第 6期。  49. 地理学报,2000,福建冠豸山丹峡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55(6):679-688。  50. 地理学报,2003,皖南花山石窟群开凿年代地衣测年及成因,58(3):433-441。  51. 地理学报,2005,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成因,60(3):445-455。  52. 地理学报,2005,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60(4):673-679。  53. 地理学报,2002,当代新疆洪旱灾害扩大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57(1):57-66。  54. 地理学报,2001,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56卷3期:353―362。  55. 地理学报,2004,长江三角洲7000年来的环境变迁,59(4):534-542。  56. 地理学报,2005,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60(5):742-750。  57. 地理学报,2006,山东沂沭河流域2000BC前后古文化兴衰的环境考古, 61(3):255-261,(高华中,朱诚,曹光杰)。  58. 地理学报(台湾),2006,苏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人类遗址时空分布问题探讨,(44):67-78,(朱诚、郑朝贵、顾维玮等)。  59. 地质论评,1994,对用Fe3+/Fe2+探讨庐山第四纪古温度的讨论,第3期。  60. 地质论评,2005,南京江北地区9490-4840aBP环境演变的地层记录研究,51(3):347-352。  61. 地质论评, 2001,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兴衰,47(5): 556-560。  62. 沉积学报,1995,天目山姚砂岭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第3期。  63. 沉积学报,2002,宁镇地区中更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20卷2期,307-313.   64. 地理研究,1996,分形方法在庐山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5卷第4期。  65. 地理研究,1997,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沉积与古洪水研究,16卷4期。  66. 地理研究,2004,江苏海安青墩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23(4):513-520。  67. 地理研究,1997,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隆升机制研究,第3期。  68. 地理科学,1992,中天山泥流舌和泥流阶地运动特征及其蠕动机制,第4期。  69. 地理科学,1994,中安第斯山地冰缘地貌特征研究,第1期。  70. 地理科学,1991,菲尔德斯半岛冰缘地貌分布及其与冰川历史的联系,第2期。  71. 地理科学,1996,庐山、黄山和天目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比较研究,第1期。  72. 地理科学,1996,长江三角洲及苏北沿海7000aBP来海岸线演变规律分析,3期。  73. 地理科学,1997,南京宝华山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研究,第3期。  74. 地理科学,1998,南京汤山猿人生存古环境重建探讨,第4期,433-441。  75. 地理科学,2003,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区全新世以来人地互动关系的环境考古研究,  76. 地理科学,2002, 1960―1997年新疆北部降水序列的趋势探测,22(6):669-672。  77. 地理科学,2003,新疆绿洲当代人地关系紧张情势与缓解途径,23(2):157-163。  78. 地理科学,2001,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21(6):498-504。  79. 地理科学,2005,苏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25(2):239-243。  80. 地理科学,2005,安徽省新石器和夏商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研究,25(3):346-352。  81. 地理科学,2000,太湖流域全新世气候-海面短期振荡事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第4期,331-336。  82. 地理科学,1999,太湖东岸平原中全新世气候转型事件与新石器文化中断,第6期,549-554。  83. 地理科学 ,2001,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千年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 3期,267-271。  84. 地理科学, 2002,南沙套二元相结构的发现及其意义, 22(1):63-66。  85. 地理科学, 2004,利用封闭湖泊流域进行古降水量重建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24(3):376-383。  86. 地理科学, 2004,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 24(5):580-585。  87. 海洋学报,1998,上海马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变,第1期,58-63。   88. 土壤学报,2005,三峡库区中坝遗址考古地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2(3):518-522。  89. 考古学报,1997,江苏高邮周邶墩遗址孢粉分析,第4期,511-512。  90.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黄山逍遥溪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第3 期。  91.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南极乔治王岛地温振荡特征,第4期。  92.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江苏龙虬庄新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第3期,286-292。  93.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Neolithic Cultural Interruptions and Holocene Buried Palaeo-Trees in the Yangtze Delta,第6期。  94.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断层的成因探讨,38(1):64-73。  9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开垦后的热量平衡变化, 38(6):813-819。  96. 自然科学进展,2005,对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研究问题的思考,15(2):149-153。  97.地球科学进展, 2002,中国东部全新世以来海面波动特征探讨,17(6):886-894。  98.地球科学进展, 2003,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18(4):569-575。  99.南极研究,1990,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冷圈结构特征研究,第4期。  100.南极研究,1991,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冰缘地貌过程分析,第3期。  101.冰川冻土,1993,论坡地冰缘地貌的发育模式,第2期。  102.冰川冻土,1989,从砾向组构看天山叶状石冰川的表面运动特征。  103.冰川冻土,1990,论天山季节性冻胀丘的发育特征和过程,第1期。  104.冰川冻土,1992,全球冰缘地貌综合区划初探,第2期。  105.冰川冻土,1988,我国冰缘地貌研究述评与展望,第3期。  106.冰川冻土,1995,长白山雪蚀地貌发育特征,第17卷第2期。  107.地层学杂志,2003,江苏江阴祁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地层研究,27(4):314-318。  108.地层学杂志,2006,南京地区下蜀黄土磁性地层年代与古环境变化,30(2):116-123。(武春林、朱诚、鹿化煜等)。  109.地层学杂志,2006,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地层的磁化率与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研究,30(2):124-130。(马春梅、朱诚、朱光耀等)。  110.地层学杂志,2006,南京林峰桥剖面记录的22600―18550aBP的环境演变信息, 30(4):351-355。(关勇、朱诚)。  11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张家界岩性特征对峰林地貌形成的影响研究, 29(5):484-489。(黄林燕、朱诚、孔庆友)。  112.人文地理,1995,南极旅游开发与设想,第4期。  113.人文地理,1991,谈我国南极研究的发展,第3期。  114.中华水土保持学报(台湾),2000,长江流域长尺度特大洪水环境考古与宏观治理研究,第3期,239-246。  115.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 20卷第3期,91-100。  116.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江苏句容旧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 21(2): 87-91。  117.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中全新世气候变化, 26(6):523-529。(尹茜、朱诚、马春梅等)。  118.中国岩溶,1998,南京直立人生存环境探讨, 17卷第1期,25-32。  119.中国岩溶,2001,福建连城赖源洞穴系统研究与旅游开发探讨, 20卷4期,253-260。  120.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长江三峡张家湾遗址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10卷3期,284-288。  12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中国东部季风区末次冰期以来古气候模拟, 3期,260-266。  122.自然灾害学报,2002,新疆1950―1997年洪旱灾害的统计与分形特征分析,11(4):96-100。  123.自然灾害学报,2004,太湖流域水灾演变与环境变迁的相关分析, 13(1):32-37。  124.自然灾害学报,2001,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的水灾研究,10卷4期,8-14  125.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南京薛城新石器遗址古环境重建与古长江摆动探讨,23卷4期,290-296。  126.山地研究,1993,我国天山山区公路山地灾害及其防治,第2期。  127.山地研究,1995,西藏吉隆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纪冰川,第4期。  128.山地研究,1988,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倒石堆浅论,第4期。  129.山地研究,1992,中天山坡地冰缘地貌发育的若干问题,第2期。  130.山地研究,1996,华东某些山地地区第四纪古纬度变化,第4期。  131.山地研究,1997,庐山地区第四纪古雪蚀作用遗迹的发现,第4期。  132.中国园林,2006,虎踞龙盘的地理格局与南京城市景观探讨,22(2):15-20。(姚亦锋、朱诚)。

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0411015)“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的环境考古研究”,研究期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主持),12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七千年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考古地层记录研究”(批准号:40271103),研究期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主持)。29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事件序列环境考古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0411015)“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的环境考古研究”,研究期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主持),12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七千年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考古地层记录研究”(批准号:40271103),研究期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主持)。29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事件序列环境考古研究”(批准号:40071083),研究期限: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主持)。20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初至商周时代灾变事件对人类生存影响”(批准号:49771075),研究期限: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主持)。17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万年以来环境考古与自然灾害研究”(批准号:49371063),研究期限: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主持)。7.5万元  [6]高校博士点基金“长江流域全新世典型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比较研究”(批准号:20050284011),研究期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主持)。6万元  [7]高校博士点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事件考古地层学研究”(批准号:2000028414),研究期限: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主持)。6万元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德合作项目”(批准号:外资助字第(40211130319)号),研究期限: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主持),3.25万元。  [9]德国国家基金会DAAD)项目“中德合作长江古洪水研究”研究期限: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主持),8千欧元。  [10]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天山地区灾害地貌过程区划、预测与对策研究”(批准号:教人司93-436号),研究期限: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主持)。6万元  [11]江苏省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重点基金“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批准号:苏教高98-29号),研究期限: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主持)。8万元  [12]南京大学重大基础预研项目“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的环境考古研究”,研究期限: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主持),10万元  [13]江苏徐圩盐场造林绿化试验示范研究(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项目),研究期限: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主持)。14万元  [14]休宁县东临溪镇人民政府“东临溪镇总体规划”(卡号:0209151136),研究期限:2004年2月至2004年12月(主持),8万元  [15]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度开放基金(批准号:SKLLQG0503)“长江三峡全新世典型遗址及自然地层年代与地球化学指标特征研究”,2万元(2005.1-2005.12)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短期回国讲学基金(于世永),2万元。2004.4―2004.7。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王润博士来华讲学交流合作接待费,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2万元,2002.6―2002.7。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