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人。1978年从桐城中学毕业,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系,1982年取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合肥金笔总厂工作,1983年晋升为助理工程师。1983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攻读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1986年取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阵列信号处理。1995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2月至2005年3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常务副处长并兼任党支部书记等职。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号统计处理研究室主任、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兼职博导、汕头大学客座教授、《通信学报》、《兵工学报》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微弱信号检测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信号分析与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图像分析与处理。近年来主持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参与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的研究工作,负责LAMOST二维光纤光谱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研制。在《IEEE》、《IET》、《NDT&E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oftheAstronomicalSocietyofthePacific》、《电子学报》、《软件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和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已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30余篇。申请2项美国专利。“超分辨阵列处理”研究成果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主讲《信号统计分析》、《高阶谱分析》等课程。《信号统计分析》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程,主编的《统计信号处理》已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十年校庆精品教材。
已有4名博士后出站,8名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和一批本科生毕业。目前还有10名博士研究生和12名硕士研究生在读。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李轶鹏和王超分获2005年度和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彭建辉获得2008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向利论文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多次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工作。2002年先后赴日本和澳大利亚进行科技考察。
获得奖项:“超分辨阵列处理”研究成果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著作及论文:在《IEEE》、《IET》、《NDT&E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oftheAstronomicalSocietyofthePacific》、《电子学报》、《软件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和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已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30余篇。申请2项美国专利。
承担项目:近年来主持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参与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的研究工作,负责LAMOST二维光纤光谱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