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伟,男,江苏苏州人,教员、教授。
生于1945年10月5日,196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先后在鞍山市55中学、18中学任教,鞍山市郊区教育局任干事,鞍山市郊区农机研究所任技术员,1978年11月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教研室任教,1983年1月在中国科大理化中心工作,1999年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任教至今。
79年转为助教,81年提为讲师,92年6月提为副研究员,02年1月提为教授。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化学会永久会员、中国稀土学会会员、中国光谱学会会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会员、安徽省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安徽省钱币学会会员及常务理事。
获得奖项:著作及论文:
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1).毛振伟,X射线荧光滤纸片法同时分析七种单一稀土元素,《稀土》,8(1),55-56(1987)。
2).毛振伟、陈树榆、林淑钦,X-荧光光谱点滴滤纸法测定土壤中的速效钾,《土壤肥料》,1987(4),47-48(1987)。
3).孙家美、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对天然彩色珍珠层的元素分析,《动物学杂志》,22(4),11-12(1987)。
4).赵贵文、唐予奇、毛振伟,用X射线荧光滤纸片法同时分析七种单一稀土元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7(3),419-423(1987)。
5).毛振伟,X-荧光粉末压片散射背景内标法测定土壤中的钾和磷,《土壤通报》,18(6),286-287(1987)。论文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收集去,英文题录已登在FAO的AGRIS检索刊物上,88-105908(1988)。
6).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全钾和速效钾,《安徽化工》,1987(增刊),116(1987)。
7).胡欢陵、毛振伟等,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飘尘成分,《安徽化工》,1987(增刊),117-118(1987)。
8).孙家美、毛振伟、谢惠安,石斛和麦门冬中元素的含量,《植物杂志》,1988(6),19(1988)。
9).齐文启、毛振伟,X射线荧光法在状态分析中的应用,《稀有金属》,13(1),80-84(1989)。
10.毛振伟、彭子成,X射线荧光光谱点滴滤纸法对古代青铜器的Cu、Sn、Pb分析,《考古与文物》,1989(2),90-96(1989)。
11).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模拟标样法测定古代青铜钱币中的铅铜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3),399-404(1989)。
12).孙家美、毛振伟,三角帆蚌边缘膜区不同颜色珍珠层的元素分析,《科技通报》,5(5),55-56(1989)。
13).毛振伟、华佑南,模拟标样在古青铜镜主要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5(5),313-314(1989)。
14).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单标样无损法测定古钱主要成分,《中国钱币》,1989(4),32-36、70(1989)。
15).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中的Zr、Y、Sr、Rb、Zn,《分析试验室》,9(1),35-36(1990)。
16).池锦祺、毛振伟,古钱币的表面铸文复现及成分分析,《考古》,1990(3),284-285(1990)。
17).孙家美、毛振伟,三种育珠河蚌之间贝壳珍珠层差异的研究,《上海农业科技》,1990(3),25-26(1990)。
18).孙家美、毛振伟,11种药用贝壳珍珠层无机元素测定,《中药材》,13(7),15-16(1990)。
19).毛振伟、李凡庆、王小兵,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食油中的磷,《分析化学》,18(12),1155-1157(1990)。
20).李凡庆、毛振伟,古青铜器的ICP光谱分析,《光谱实验室》,8(1/2),106-109(1991)。
21).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光谱实验室》,8(1/2),114-117(1991)。
22).孙家美、毛振伟,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穿山甲鳞片的分析,《中国中药杂志》,16(4),234-235(1991)。
23).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张振标,蚁鼻钱的X射线荧光法无损检测,《科技考古论丛》,中国学科技术大学出版社,213-215(1991)。
24).孙家美、毛振伟,两种鲍鱼壳所含无机化学成分的探测,《中国海洋药物》,10(1),19-20(1991)。
25).黄允兰、张敬国、贾云波、卢江、毛振伟,含山大城墩西周青铜镞的结构成分分析,《考古》,1991(2),1134-1137(1991)。
26).孙家美、毛振伟,贝壳珍珠层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2(2),25-30(1991)。
27).毛振伟、林淑钦,陈树榆、陈顺喜,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焊锡中的锡和铅,《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2(2),117-118(1992)。
28).李凡庆、朱育新、毛振伟、霍登伟、赵化章、尹香莲、赵贵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体铁芒箕中的稀土元素,《分析化学》,20(8),981(1992)。
29).孙家美、毛振伟,六种蛇蜕中微量元素的比较,《中药材》,15(8),11-13(1992)。
30).李凡庆、毛振伟、朱育新、霍登伟、赵化章、尹香莲、赵贵文,铁芒箕植物体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的研究,《稀土》,13(5),16-19(1992)。
31).毛振伟、李凡庆、左键、卢江、谭舜、张庶元,GaAs衬底上GaxIn1-xP膜的电子探针X射线波谱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3(6),97-98、96(1993)。
32).张秉伦、毛振伟、池锦祺、张振标,楚铜贝的科学检测,《安徽钱币》,1993(1),18-23、附页(1993)。
33).毛振伟、张邦祥、李凡庆,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单一稀土元素,《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9(4),239(47)-241(49)(1993)。
34).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张振标,X-荧光无损法检测汉四铢古钱币,《文物研究》,8,267-268(1993)。
35).毛振伟、陈顺喜,汉砖的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考古与文物》,1994(2),110-112(1994)。
36).张秉伦、池锦祺、毛振伟、张振标,方"四朱"的新发现及内涵研究,钱币文论特辑(第二辑),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75-79(1994.3)。
37).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陈顺喜,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钱币研究中的应用,《安徽钱币》,1994(2),5-6(1994)。
38).毛振伟、陈顺喜、杨德标、袁传勋,商朝坩埚的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文物研究》,9,286-289(1994)。
39).王昌燧、左健、毛振伟、何西学、舆水达司,班村遗址出土彩陶的陶彩分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1),78-80、84(1995)。
40).左健、邢锦云、刘先明、毛振伟、许存义,"绿漆古"铜镜表层结构成分分析,《光散射学报》,7(2、3),108-109(1995.8)。
41).李凡庆、卢江、毛振伟、谭舜、张庶元、周有勤、洪吉安、王奎仁,用电子探针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5(6),107-110、116(1995)。
42).毛振伟、石磊、陈树榆、周贵恩,Y1-xCexBa2Cu3Oy实际组分测定的尝试,《低温物理学报》,17(增刊),738-741(1995)。
43).毛振伟、石磊、陈树榆、周贵恩,Y1-xPrxBa2Cu3Oy高温超导体的X射线荧光光谱无损分析,《低温物理学报》,18(增刊),402-406(1996)。
44).李凡庆、毛振伟、贾云波、陈志文、张庶元、周贵恩、王大志,富勒烯结晶特性研究,《人工晶体学报》,25(2),164-168(1996)。
45).毛振伟、张巽、彭子成,古代青铜兵器中主要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光谱实验室》,13(5),17-20(1996.9)。
46).毛振伟、周贵恩、李凡庆、贾云波,贝壳的微结构研究,《电子显微学报》,15(6),541(1996.12)。
47).毛振伟、陈顺喜,无核淡水褶纹冠蚌珍珠组成和热性能的分析,《上海农业科技》,1996(6),32-33(1996.12.5)。
48).李凡庆、毛振伟、陈志文、卢江、贾云波、谭舜、张庶元、周贵恩,C60甲苯溶液自然结晶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7(1),109-112(199
承担项目:
参加获得经费的科研项目有:
①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功能开发项目:用国产器件替代进口器件的研究及实施,项目编号:9406F-039-18,实施大型仪器:VF-32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经费来源:中国科学院条件局。时间是1995年。
②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科研项目:
⑴高温超导体微结构与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实际组分与物性的研究),经费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
⑵填充C60纳米管的研究(97C03),经费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1997年。
③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科技考古若干前沿问题研究(KJCX-NO4),经费来源: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000年~2005年。
④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现代核分析等技术在陶瓷考古中的应用和方法研究(10135050),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年。
⑤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
⑴准二维电荷密度波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物性研究(19874055),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年~2001年。
⑵宝丰清凉寺汝官瓷微结构与成分及制作工艺的研究(50272064);,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本人是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