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李华玉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李华玉”相关信息,对于决定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李华玉”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最重要是考研院校和考研专业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对自己个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姓名:李华玉 性别:男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所在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个人简历:

  李华玉,男,1963年3月生,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中石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册人员。  教学上,先后为本科生教授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制冷原理与设备、热工专题等课程,指导本科毕业生多人;为研究生开设了现代制冷技术课程,指导研究生10余人;负责完成校教学改革课题项目2项。

  科研上,已先后作为骨干/独立/负责完成了传热强化技术、系统能耗分析、吸收式热泵技术、余热利用等方面的多项课题。其中,负责完成的《吸收式热泵与热泵供热系统》分别通过了国家经贸委组织的同行专家评审和中石化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国家专利2项,专利申请近20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十余篇;负责并作为技术核心骨干完成的项目获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人具有在吸收式热泵供热/制冷系统、吸收式热泵/制冷机组、系统辅助设备等方面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和独特优势的自主研发技术有:  1.利用油田余热的原油加热技术和供暖技术;  2.新工艺结构的两级与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单发生器型);  3.两个及两个以上发生器的两级与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4.单发生器型两级与多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与制冷机;  5.两个及两个以上发生器型两级与多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制冷机;  6.热泵式相变供热系统及其应用技术;  7.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回热及对外供热技术;  8.新型热/电/冷联产技术等。  上述技术与节能环保密切结合,技术成熟,优势显著,体现在:  1.2001年率先实现大规模高温供热热泵机组和系统的研发,并承担系统和机组工艺设计,实际应用工程投资过亿。  2.两级与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结构简单,以最为简洁的流程实现余热温度的两级或多级提升,降低了机组和系统造价,拓展了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基础。  3.两级与多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以结构简单的两级热泵为例:单发生器型两级可将12℃以上温度的余热提升到平均温度90℃以上,双发生器型两级可提到105℃以上,有利于回收低温废热,实现更好的节能和环保。  4.两级与多级吸收式制冷机,对驱动热的温度要求低(比较现有单级制冷机,在同等冷却参数和制冷参数下,单发生器型两级制冷机对驱动热的温度要求低20℃以上,双发生器型低30℃以上),结构简单,特别适合于低温余热制冷,开拓了低温余热制冷的新空间。  5.热泵式相变供热系统及其应用技术,以相变方式加热介质,既可保证设备核心部分的安全运行和长寿命,又节省了加热介质的流量和相应的驱动能耗,实现供热系统一体化。  6.新型热/电/冷联产技术,比较现有抽汽式远距离集中供热可节省抽汽30%左右,并可实现一机两用――冬季节能供热、夏季中低压抽汽制冷。  本人和课题组现今主要从事的科研方向有:①以利用余热为主要方向的制冷与热泵技术;②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③热能系统分析;④换热器工艺设计与强化传热技术;⑤新型供热系统与油气地面工程技术等。还从事加热炉工艺设计、稀油与稠油的热力开采、原油热力输送、热管技术等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等技术工作。

获得奖项:

  曾为校优质课建设主要贡献者(2次)和校优质课建设负责人(1次),现为省级精品课建设主要骨干;曾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名列前茅,在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教学的实践中业绩突出获好评;获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电化教学先进个人以及两度“胜利石油育才奖”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以及获得校教学成果三等奖、CAI课件三等奖等。

著作及论文:

承担项目: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