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研究生导师王洪:吉林大学

姓  名王洪性  别男出生年月所在院校吉林大学所在院系文学院职称教授招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词史研究联系方式E-mail电话邮编 0地址 个人简介   王洪,笔名木斋,现任吉林大学文学
姓  名 王洪 性  别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吉林大学 所在院系 文学院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领域 词史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 电 话 邮 编 0
地 址
个人简介
  王洪,笔名木斋,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词史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韩国国立全南大学邀请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中国新闻学院教授。  教学方面,任教过:《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唐五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中国诗歌的演进》《唐宋词体的演进》《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等课程,在《百家讲坛》发表的专题演讲为:《唐宋词体的演进》。  王洪,笔名木斋,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词史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韩国国立全南大学邀请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中国新闻学院教授。  教学方面,任教过:《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唐五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中国诗歌的演进》《唐宋词体的演进》《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等课程,在《百家讲坛》发表的专题演讲为:《唐宋词体的演进》。
著作及论文
  代表作有《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恍若隔世》《与中国作家对话》等,近年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有关词体研究的系列论文和十九首研究系列论文两个方面。   附录:近两年发表主要论文一览表(署名皆为木斋):1、《论古典诗体形式的形成及其变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华读书报・学术双周刊》2005年3月9日摘引),2、《论初唐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3《论王维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4、《近体诗形成的盛唐环节――论孟浩然五言律诗不合律的原因》,《长江学术》2004年第2期。5、《论应制应歌对飞卿体的促成》,《东方论坛》,2004年第6期。6、《论张先词“古今一大转移”与“始创瘦硬体”》,《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11期转载)7、《初论古诗十九首产生于建安曹魏时代》,《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8、《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9、《论王粲与五言诗的成熟》,《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10、《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论点摘编。11、《稼轩词本质特征新论》,《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12、《试论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和作者阶层》,《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3、《论五言诗的形成及其三个阶段》,《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4、《论苏诗散文化意象对纯诗意象的变革》,《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15、《论柳永体对民间词的回归》,《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16、《论建安游宴诗的兴起――兼论<今日良宴会>的作者》,《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7、《论正中体――兼论对<阳春集>的质疑》,《天中学刊》,2006年第1期。18、《论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兼论<怨诗>的作者》,《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19、《古诗十九首东汉说的流行与质疑》,《中华文...  代表作有《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恍若隔世》《与中国作家对话》等,近年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有关词体研究的系列论文和十九首研究系列论文两个方面。   附录:近两年发表主要论文一览表(署名皆为木斋):1、《论古典诗体形式的形成及其变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华读书报・学术双周刊》2005年3月9日摘引),2、《论初唐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3《论王维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4、《近体诗形成的盛唐环节――论孟浩然五言律诗不合律的原因》,《长江学术》2004年第2期。5、《论应制应歌对飞卿体的促成》,《东方论坛》,2004年第6期。6、《论张先词“古今一大转移”与“始创瘦硬体”》,《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11期转载)7、《初论古诗十九首产生于建安曹魏时代》,《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8、《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9、《论王粲与五言诗的成熟》,《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10、《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论点摘编。11、《稼轩词本质特征新论》,《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12、《试论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和作者阶层》,《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3、《论五言诗的形成及其三个阶段》,《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4、《论苏诗散文化意象对纯诗意象的变革》,《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15、《论柳永体对民间词的回归》,《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16、《论建安游宴诗的兴起――兼论<今日良宴会>的作者》,《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7、《论正中体――兼论对<阳春集>的质疑》,《天中学刊》,2006年第1期。18、《论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兼论<怨诗>的作者》,《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19、《古诗十九首东汉说的流行与质疑》,《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20、《论晏欧体》(《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21、《论唐宋词的诗体借鉴历程――-以温韦、张先、晏欧、少游、美成体为中心线索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9期转载,22、《论风骨的内涵及建安风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23、论文:《试论曹植与古诗十九首的女性题材写作――兼论<青青河畔草>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24、论文:《论东坡体由“应”向“非应”的飞跃》,《吉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25、论文:《论建安山水题材五言诗及其诗歌史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26、论文:《论少游体》,《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