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闾小波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闾小波”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
考研导师在同学们读研期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研究生导师信息,中公研招信息小编整理了“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闾小波”相关信息,对于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最重要是考研院校和考研专业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对自己个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姓名:闾小波 性别:男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所在院校:南京大学 个人简历:

  闾小波,1960年7月生,男,历史学博士(1993),教授(1997)博士生导师(2002),现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政治与行政发展研究所所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4)。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传播。开设课程有中国政治制度史(本科生)、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硕士生)、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留学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PA)、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史专题研究(博士生)。  学术交流  03、1997.08,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  02、2000.01-05,美国格林奈尔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  01、2002.11,台湾师范大学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获得奖项:

  学术获奖  05、2006,《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04、2001,《中华爱国主义精神通览》获1999-2000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03、2000,《中华爱国主义精神通览》获江苏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02、1998,《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获南京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01、1997,《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获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著作及论文:

  A、学术论文  56、2006,《南学会:空间、结构、功能与影响》,《中国图书评论》(北京)第10期。  55、2006,《柏克与梁启超――革命时代的智者》,《江海学刊》(南京)第4期。  54、2006,《论陈独秀晚年民主观的思想资源》,《学海》(南京)第3期。摘登:《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  53、2005,《建立“一府两院”官员宣誓制度刍议》(与束锦合写),《人大研究》(兰州)第3期。  52、2004,《在革命与协商之间――论孙中山政治思维的两重性》,《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第11期。  51、2004,《反思当前民本主义的扩张》,《当代中国研究》(美国)第1期。  50、2003,《应当如何监督权力》,《当代中国研究》(美国)第3期。  49、2003,《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海归者的足迹》,《二十一世纪》(香港)第5期。  48、2003,《建立政治宣誓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唯实》(南京)第10期;摘登:《长江日报》(武汉)2004年1月8日“建立政治宣誓制度”。  47、2003,《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与许敏合写),《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3第8期。  46、2003,《学术精品要靠新的制度来催生》,《中国高等教育》(北京)第19期。  45、2002,《论世纪之交陈独秀的思想来源与文化选择》,《社会科学研究》(成都)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第11期。  44、2002,《民意、民意机关与监督权――评南京市的“万人评议机关”与末位淘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南京)第2期。  43、2002,《放大的公共领域与流产的政治营销――以宋教仁案为考察点》,《天津社会科学》(天津)第2期。  42、2001,《从议会主义到宪法主义――从魏源到孙中山民主诉求之检讨》,《近代中国》(上海)第1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1、1999,《知识经济对21世纪中国政治的挑战》,《黄淮学刊》(商丘)第2期。  40、1999,《梁启超的世纪情怀》,《二十一世纪》(香港)第2期。  39、1999,《强学会与强学书局的考辨》,《北京社会科学》(北京)第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9第6期;收入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  38、1999,《论晚清中央行政改革的失败》,《河北学刊》(石家庄)第1期; 摘登:《新华文摘》1999第5期。  37、1998,《回眸1976-1978年过渡时期的政治与传播媒介》(与周春梅合写),《东方文化》(广州)第5期。  36、1998,《高薪养廉与高薪养教》,《高教研究与探索》(南京)第1-2期。  35、1997,《论孙中山的舆论意识》,《新闻与传播研究》(北京)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新闻学》1998第1期;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所特刊(五),赫延平、魏秀梅主编:《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1998年5月。该文还被收入张磊主编:《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  34、1996,《论辛亥前孙中山的舆论活动》,《南京社会科学》(南京)第10期。  33、1996,《论中国早期的“防御型现代化”》,《江海学刊》(南京)第6期;转载:《新华文摘》1997第3期。  32、1996,《变法维新时期学会、社团补遗》,《文献》(北京)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5第12期。  31、1996,《20世纪初中国传播媒介的繁荣与人的现代化》,《新闻与传播研究》(北京)第1期。  30、1995,《〈新生〉事件与杜重远遇害》,《炎黄春秋》(北京)第11期。  29、1995,《谭陈伦炯所著〈海国闻见录〉》,《书目季刊》(台北)第9期。  28、1995,Court-SponsoredReforms,1895-1898,GuestEditorandTranslator:DouglasR.Reynolds,China,1895-1912,State-SponsoredReformsandChina’sLate-QingRevolution,ChineseStudiesinHistory,1995/VOL.28,ISSN0009-4633  27、1994,《〈时务报〉研究二题》,《出版史研究》第2期,中国书籍出版社(北京)大学994年11月。  26、1994,《政论报刊的崛起与社会变革的突进──对〈时务报〉的个案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第3期。  25、1993,《〈时务报〉译载孙中山伦敦蒙难述论》,《新闻研究资料》(北京)第60辑。  24、1993,《论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南京社会科学》(南京)第4期;转载:《新华文摘》1993第11期。  23、1993,《李瑞芬〈请推广学校折〉为梁启超代拟》,《近代史研究》(北京)第6期。  22、1993,《“强学会又名强学书局”献疑──兼与汤志钧先生商榷》,《争鸣》(南昌)第4期。  21、1993,《刘鄂与维新运动史料补遗》,《明清小说研究》(南京)第3期。  20、1993,《〈海国闻见录〉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珍贵文献》,《福建论坛》(福州)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地理》1993第4期。  19、1993,《论“百日维新”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学术月刊》(上海)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3第5期。  18、1993,《〈时务报〉在江苏的传播述论》,《江苏出版史志》(南京)第2期。  17、1992,《“少年中国之少年”与“中国少年之少年”:柳亚子对梁启超思想的接受与超越》,《江海学刊》(南京)第5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2第9期。  16、1992,《论辛亥前梁启超的民族主义》,《近代史研究》(北京)第5期;收入刘泱泱主编:《辛亥革命新论》,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15、1992,《从清末志士的号别看社会思潮》,《历史教学问题》(上海)第4期。  14、1992,《从文化主义到民族主义》(编译),《国外社会科学情况》(南京)第4期。  13、1992,《近代人物研究应突破以“派”盖冠的程式》,7月19日,《光明日报》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2年第9期;上海《文汇报》“学术新论”摘登1992年10月20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992年第11期;《文摘报》摘登1992年9月27日。  12、1992,《美国学者评苏联对晚清政治史的研究》(编译),《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北京)第19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1991,《论20世纪江浙知识青年价值取向之转变》,《学海》(南京)第1期;摘登:《中国历史学年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10、1990,《梁启超与孙中山历史观之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长春)第3期。  09、1990,《狮子山招国魂纪略》,《学海》(南京)第4期。  08、1990,《论20世纪初江浙知识界与义和团》,《江海学刊》(南京)第3期;收入冯祖贻等主编:《教案与近代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07、1989,《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潮的萌生与拓展》,《社会学探索》第12期。  06、1989,《文化救国论──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梦》,《江汉论坛》(武汉)第9期 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89年第4期。  05、1989,《我们应在四个方面超越“五四”》,《中国文化报》(北京)4月19日。  04、1989,《印度人思维方式的特征》(编译),《南亚与东南亚资料》(北京)。  03、1986,《孙中山对中国文明及国民性的评述》,《江海学刊》(南京)第5期。  02、1986,《论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国民学说”》,《兰州学刊》(兰州)第5期。  01、1985,《“去塞求通”──中国近代改革者的共同心声》,《争鸣》(南昌)第3期。  B、学术著作  09、2006,《江苏省志?国民党志》(参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08、2005,《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07、2003,《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专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06、2002,《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参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05、2002,《百年传媒变迁(1900-2000)》(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04、1999,《中华近代爱国主义精神通览》(主编之一),东南大学出版社。  03、1995,《20世纪上海大博览》(参编),文汇出版社。  02、1995,《

承担项目:

  科研项目  03、2004-20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民主史研究(1840-1949)(编号04BZZ010),主持人。  02、2004-200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研究(编号03SJA81002),主持人。  01、2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