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204材料工程
1、专业简介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兼职院士1人,教授33人,副教授32人,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工程师23人。师资队伍中有“千人计划”入选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735人,硕士研究生264人,博士研究生145人,其中国外留学生14人。近五年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2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多年来我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改革开放后的杰出代表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院士,东京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史蹟教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向文波,以及朱敏、任忠鸣、牛焱、韩晓东、马秀良、赵永好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学院学科、专业设置合理。铸造专业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81年首批获准设立硕士点,1984年和1991年获准设立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0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连接技术、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2006年批准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2007年获批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现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4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设有日语强化班,由中日双方师资协同授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5年成为辽宁省本科教学示范基地,2009年批准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全国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年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中,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物理专业均排名第一。
学院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学院设有高性能材料加工成形新技术、新能源及功能材料设计与表征、重大工程表面技术、先进连接技术及材料4个科研平台(下设15个研究实验室)和1个材料测试分析中心(校级),依托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原材料特种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及其它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和军工预研等多项课题,承接了大量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开发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省部级鉴定成果14项,成果转化18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90多项,其中获准50多项;发表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1600多篇,其中SCI600多篇,EI700多篇,ISTP100多篇;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测试分析中心现有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22台大型设备,总价值3200万元,为全校和社会提供服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承担材料、机械、能动、化机、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创新等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任务,2009年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在组织申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研究方向
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2材料学
03材料加工工程
04材料表面工程
05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
06材料连接技术
07生物医学工程
3、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06量子力学或825材料科学基础或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4、导师信息
曹志强,陈国清,陈军,程从前,邓德伟,董闯,董红刚,董伟(材料),董星龙,董旭峰,段玉平,房灿峰,付雪松,高晓霞,郝海,郝胜智,黄昊,黄明亮,贾非,姜大川,接金川,康慧君,雷明凯,李佳艳,李鹏廷,李萍,李廷举,李晓娜,李艳辉,李玉阁,李昱鹏,林莉,刘黎明,卢一平,罗忠兵,马海涛,马红军,闵小华,潘学民,齐民,羌建兵,宋刚,谭家隆,谭毅,王存山,王桂芹,王红阳,王清,王同敏,王伟强,王旭东,王轶农,王英敏,王云鹏,吴爱民,项礼,许富民,姚曼,姚山,叶飞,张驰(材料),张贵锋,张立文,张维平,张伟,张兴国,张兆栋,赵红,赵杰,赵宁,周秉文,周大雨,周文龙,朱宝,朱小鹏,祝美丽,邹龙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