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力学学科高层次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力学是工程科学的基础,兼有技术科学与基础科学的双重属性。
力学现象遍及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力学与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和几乎所有的工程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使力学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新世纪力学面临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新的需求与挑战。
培养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力学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治学严谨,学风良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计算技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以及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书刊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外国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需要,本学科按以下研究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1.跨物质层次的固体破坏理论与多尺度计算力学固体破坏理论的变形与强度理论、完整性、寿命预估,材料多尺度性能与微细观建模和理论,跨物质层次的固体变形与强度理论,力学大规模计算、虚拟现实、优化理论和工程定量化。
2.电磁热机多场耦合理论与智能结构先进材料、电磁热机等多场耦合介质和智能结构应力场原理及方法、多尺度效应、非线性效应、微尺度效应、宏微观结合分析,纳米材料及结构中的力学问题。
3.动力学与控制现代理论结构、机械和装备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理论和主被动振动控制理论,交叉和边缘学科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卫星编队轨道及卫星姿态控制。
4.结构完整性与装备安全理论与技术振动监测及控制技术,天地动力学环境等效模拟理论与技术,武器装备集成系统动力学和信息动力学。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其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本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