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85年武汉大学学士;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中日金融发展比较”的博士后研究;
2008-2009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SAS)Committee on Business &Economics(设于哈佛商学院HBS)从事“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91年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
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
2003年1月至今先后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现主持博士生和全英文金融硕士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理论、比较金融制度
学术和社会兼职:
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员;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
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财经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学术成果
论文:
2014,论美国联邦存款公司的功能和作用,《教学与研究》,第1期。
2013,中国古代铜铸币流通领域短陌现象的起源及其性质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2012,Origins of Short Sterling(Duanmo)in the Circulation of Copper Coin in Ancient China,2012/7/9-13日南非Stellenboch第16届世界经济史大会(The XVIth 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Session 162.
2011,我国的央行票据发行与公开市场操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
2010,从美日经验论中国农村金融的科学发展,《中国农村金融》,第6期。
2010,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比较制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2010,《从“不对称”解读货币制度结构和东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分流》,《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2007,《中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基于金融指数(FCI)的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2004,《从日本的“支付”解禁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条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
2004,《论中国历史上的税收负担思想》,《税务研究》第1期
2004,《清代的时势变迁、官员素质与赋税征收的失控》,《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004,《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清史研究》第2期
2004,《论不完全财政体制对清代社会的破坏机制》,《学术研究》第2期
2003,《论康熙时代的赋税减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2000,《清代不完全财政制度下的赋税负担与税收失控》,《税务研究》第2期
1998,《论清代赋税征收工具极其变迁》,《清史研究》第1期
1997,《论清代定额化赋税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1997,《从李之芳〈赋役详稿〉看清代赋税征收额的构成》,《学术研究》第6期
1997,《北洋政府的停兑令与京钞风潮》,《建设银行报》10月17日等等
1997,《论清代赋役制度的定额化特点》,《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1996,《论清代前期的赋税调整》,《清史研究》第1期
1991,《瞿式耜略论》,《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199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三题》,《福建论坛》第2期
199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分歧的根源》,《社会科学动态》第2期
1990,《论永历政权初期的社会基础》,《清史研究通讯》第4期
1990,《清代的官缺制度》,《文史杂志》第1期
专著:
1998,《清代赋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月;
2012,《清代赋税政策研究》故宫出版社,11月;
2013,《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研究》(李稻葵主编)第3章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本币国际化的经验研究》负责人),科学出版社,11月。
译著:
2014,《别无他法:作为终极风险管理者的政府》([美]戴维.莫斯),人民出版社
2010,《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与组织》([日]冈崎哲二),中信出版社
2007,《货币制度的世界史》([日]黑田明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经济史上的教训》([日]冈崎哲二)新华出版社,1月;
教学成果和荣誉:
2005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9年“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年,“财政金融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推广”,获北京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年8月,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名师。
学术奖励:
2000年12月《清代赋税政策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