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104)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肿瘤病理学:多药耐药机理研究。肿瘤浸润转移及其机制研究。肿瘤相关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
2、肾脏病理学:肾小球肾炎硬化机理的研究。
3、心脑血管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发病机制研究、血管生成研究和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的研究。
4、内分泌病理生理学: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
5、肝脏病理生理学: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癌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施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指导相结合,导师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鼓励“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五、课程学习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分。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2.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3.学位基础课2-3门。
4.学位专业课2-3门。
5前沿讲座:2学分。
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前沿讲座应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主讲不少于2次。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参与次数、主讲次数和考核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6.社会实践2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教研室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实验教学工作,由教研室分管教学主任负责安排,学时在20-30学时之间,及部分病理外检实习(3个月)。教研室将对其教学能力、水平和质量做出评估。
(二)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1、实验技术课:
从医学院开设的技术平台课中选修。
2、科研基本训练相关理论课
硕士研究生在进入科室进行课题研究前,原则上必须选修《科研基本训练讲座》、《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实验动物学》、《医学统计学》。(课题不需要者,经导师签字同意,可提交免修申请)
(三)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1-2门。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研究生学习的学位课程中有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