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招生信息 > 正文

2020年中南民族大学81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一、考试性质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是为中南民族大学招收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民族学人类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是为中南民族大学招收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民族学人类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民族学人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

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民族学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包括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论两门基础课程和各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内容。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民族学人类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民族学人类学的基本特点、概念、理论、研

究方法和原则,并具备能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描述、说明、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

名词解释题: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解答题: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脉络

一、古典进化论学派

(一)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概念

1.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2.人类思维同一性

3.实证主义

4.单线进化论

5.万物有灵论

6.比较法、残存法

7.氏族、胞族、部落

8.古典进化论学派对母权制、内婚制、外婚制、父权制、图腾制度的研究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2.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3.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三)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1.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学术贡献

2.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二、传播论学派

(一)文化传播论的主要理论和概念

1.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2.文化传播中的“借用”

3.文化圈

4.区域研究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弗里德里希·拉策尔

2.莱奥·弗罗贝纽斯

3.弗里茨·格雷布内尔

4.威廉·施密特

5.威廉·里弗斯

6.埃里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

(三)传播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三、历史特殊论学派

(一)历史特殊论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1.对古典进化论和传播论的批判

2.构建人类文化和文明史

3.历史的方法(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弗朗兹·博厄斯

2.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

3.罗伯特·哈里·罗维

4.爱德华·萨丕尔

(三)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四、法国社会学学派

(一)法国社会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1.整体观,

2.机械的组合与有机的组合

3.集体意识、社会事实、互渗律等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戴维·埃米尔·杜尔干

2.马歇尔·莫斯的交换理论

3.吕西安·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理论

4.罗伯特·赫尔兹象征人类学研究

5.阿诺德·范·盖内普 “通过礼仪”

(三)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五、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一)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1.功能主义对文化的定义及文化功能理论

2.功能主义学派对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的研究

3.结构——功能主义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论

(二)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和研究方法

1.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2.布罗尼斯劳·马凌诺夫斯基

3.埃文思-普里查得

4.麦克斯·格拉克曼

5.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三)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功能主义学派的贡献

六、文化与人格学派

(一)文化与人格学派主要理论

1.无意识理论

2.“基本人格”概念

3.文化的差异与基本人格的差异

4.育儿方式与文化

5.文化模式与文化决定论

(二)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阿伯兰·卡迪纳

3.路丝· 富尔顿·本尼迪克特

4.玛格丽特·米德

5.拉尔夫·林顿

6.克莱德·克拉克洪

7.许烺光

8.乔治·彼得·默多克

(三)历史贡献及其批判

七、新进化论学派

(一)新进化论学派主要理论

1.普遍进化论与多线进化论

2.社会文化整合

3.文化生态学、一般进化、特殊进化

4.文化唯物主义

5.主位方法与客位方法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莱斯利·阿尔文·怀特

2.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

3.艾尔门· 罗杰斯· 塞维斯与马歇尔. 萨林斯

4.马尔文·哈里斯

5.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6.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进步性

7.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八、结构主义人类学

(一)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基本内涵和特征

1.列维·斯特劳斯及其理论来源

2.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3.结构主义与结构功能学派

4.结构人类学的贡献与意义

(二)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1.亲属称谓

2.亲属关系

3.交换理论

(三)神话的结构与图腾

1.二元对立

2.《野性的思维》3.图腾崇拜与分类

(四)荷兰结构主义研究

1.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

2.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

3.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

(五)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与局限性

1.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

2.结构主义的局限性

九、象征人类学

(一)心理学、符号学、结构主义与象征

1.弗洛伊德与梦的解释

2.符号学与象征

3.结构主义与象征

4.利奇与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二)象征与社会分类

1.玛丽·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2.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象征理论

(三)象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1.仪式过程研究,阈限与交融理论

2.剧场与隐喻

3.象征与亲属制度、社会组织

4.象征与仪式、神话

5.象征与语言、人观

十、解释人类学

(一)“解释”的人类学

1.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2.克里福德·吉尔兹及其学术发展

3.宗教象征体系的符号意义

(二)解释与深描

1.文化的解释

2.深描

(三)解释人类学的影响

1.写文化与文学回归

2.解释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十一、实践理论

(一)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场域、惯习概念

(二) 马歇尔·萨林斯对功利主义实践理性的批判

(三) 人类学的责任与反思十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

1.苏维埃民族学的特点与贡献

2.中国民族学的建立与发展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几个主要学派

1.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

2.政治经济学派及其民族志

十三、后现代理论

(一)后现代理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背景

1.社会背景

2.哲学背景

3.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二)认知人类学

1.文化的分类

2.认知与符号意义、结构、行动

3.认知人类学的启示

(三)人类学的反思

1.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行动主体

3.解构

4.实验民族志

5.理论范式多元化与人类学重构

十四、社会性别理论

(一)社会性别理论基本概念

1.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思潮

2.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3.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

(二)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十五、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一)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实践

(二)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的理论及学科特点

第二部分 民族学研究方法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1.民族学人类学的内涵与本质

2.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研究对象

3.价值中立问题

4.主位与客位的方法

二、田野调查方法

(一)田野调查方法

1.参与观察、访谈

2.谱系法

3.生活史和口述史

(三)多点调查与“多声道”

(四)跨文化研究方法、文化再现

(五)田野道德和伦理

三、历史文献研究法

(一)历史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异同

2.初民社会与现代社会

3.民族学中的历史主义

(二)如何解释人类社会

1.不同学植就是不同的角度

2.中国民族学界重视历史

(三)什么是历史民族学

(四)历史文献的范围与种类

1.史书类

2.档案文件类

3.史部以外之群籍

4.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

(五)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考释分析与使用

四、民族学中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一)体质人类学对民族学研究的作用

(二)民族学与语言学

1.民族学视野下的语言现象

2.民族学视野下的语言学

3.语言、文化与世界

(三)考古学方法在民族学中的应用

(四)社会学方法对民族学的意义

(五)数理统计方法在民族学中的运用

(六)跨文化比较研究

五、民族志写作

(一)民族志的特征与类型

1.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及其发展

2.作为方法论的民族志

3.作为学术文本的民族志

(二)民族志撰写的若干问题

1.民族志风格

2.民族志写作的危机

3.民族志写作及其发展变化

六、民族学的影视表现与研究

(一)影视民族学

(二)国外民族志电影

(三)国内民族志电影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