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考研备考 > 正文

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规模化分析

  随着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规模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当前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三个新特点。

  随着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规模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当前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三个新特点。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些新特点,刘于思考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规模化分析

  1、导师少、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导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但在校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迅速增加,使导师平均指导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人数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导师执教年限、指导能力、教学和科研水平等个体差异的存在,导师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一部分优秀导师周围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相对集中,一个导师指导三四十位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也较为常见,而另一部分导师由于缺乏课题与科研经费,存在几年带不上一个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现象。在信息、计算机、管理、法学等部分热门专业,导师少、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如某大学管理学院,全院导师58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双证教育1016人,在职MBA学生523人,每位导师平均指导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数达26.5人,个别优秀导师所带弟子甚至有近百人,导师与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更谈不上进行精心指导了。

  2、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

  教室资源不足,使小规模研讨式授课方式受到限制,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班课严重影响了授课质量而实验室资源不足,更是直接制约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些实验要求较高的学科,一方面缺乏实验空间,有限的实验室不能容纳众多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同时做实验,另一方面又缺乏实验仪器设备,有的学科只得仿照工厂“三班倒”的方式,使实验室24小时运转。

  3、生均科研经费不足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绝对量在逐年提高,但科研经费的增长却赶不上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规模的增长,生均科研经费不升反降。如科研经费总量多年居全国高校第二名的浙江大学,2001年全校纵向科研经费比1999年增加7074万元,但在校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人数的增加使生均科研经费反而降低了242元。如果再对科研经费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就可发现,大量科研经费主要集中在理工类学科及部分优秀导师身上。因此,许多学科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生均科研经费明显不足

  生均资源的日趋紧张,制约了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教育的持续发展,也是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教育国际竞争力难以有较快提升的重要原因。要提高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教育的生均资源,一是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使导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增加导师的绝对数量,更要提升导师的内在素质。二是要注重教育结构调整,尤其是要尽快调整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规模与导师队伍的结构,避免导师少、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多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恶化。三是加强资源的整合,使有限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四是坚持“开放式”办学的道路,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到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教育中来。

本页标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