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成绩查询 > 正文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复习指导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
第一章 货币供求理论 复习指导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思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沿革。 货币供给理论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以及如何决定的理论。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西方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偏重于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而轻视了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量这一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指标也被视为可由金融当局绝对加以控制的外生变量。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和货币政策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们普遍重视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使之迅速发展。 本章以货币供求及货币均衡作为考察对象,考察了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货币均衡问题。对货币需求的考察,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各种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凯思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然后分析了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特点;对货币供给的考察,主要分析了货币供给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在对货币需求和供给考察的基础上,本章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对货币均衡进行了考察,并说明了我国货币均衡的一般特点。 通过复习本章,考生应把握货币供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了解西方主要学派货币供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我国货币供求、货币均衡的主要特点。 本章的考点主要有:我国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的特点,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平方根定律,现代货币数量理论等。 考点详解 1、简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P505) 2、结合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观点,分析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P526) 西方货币供给理论主要在研究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以及如何决定的理论。在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中,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新剑桥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中央银行是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而进行了货币供应活动,中央银行虽然能够控制货币供给.但它的控制能力和效果不是绝对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别提出了和凯恩斯观点相反的“内生货币供应论”,认为货币供给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它主要是由经济而不是由中央银行所决定;货币学派认为,应当把货币供应增长率固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减少波动,稳定增长。 我国基础货币内生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中央银行债权与国外净资产的内生性问题。 我国中央银行的债权主要是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和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债权。我国基础货币对中央政府债权内生性主要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预算借款与财政预算存款的差额。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概览关系看,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上对中央政府债权的差额与其他所有金融机构对中央政府债权之和就是货币概览中对中央政府债权净额。对中央政府债权内生性问题实质体现在财政预算借款净额占每年基础货币投入比重的多少。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是创造货币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当中央银行资产运用方对其他各方面债权都无弹性可言时,因财政预算借款净额增加而增加的中央银行资产数额比较后都反映在负债方的增加货币发行上。财政赤字能导致基础货币的严重扩张,并由此引起对中央政府债权增加而产生的货币供给内生性。而基础货币对中央政府债权的内生性从本质上说是来自于财政体制的软约束性。 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主要是对存货币银行的债权,尤其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因此,分析中央银行对各类金融机构债权的内生性问题,主要矛盾就集中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存款货币银行行为和形成其不良债权的分析。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比较大约束条件就是由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而形成的大量不良债权。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软约束转化为信贷软约束,恶化了信贷质量。国有银行资产质量恶化进一步加重了中央银行对其债权的虚弱性。当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形成不良债权后,中央银行只有向国有商业银行注入更多基础货币增量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营,这就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实际上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内生性。 我国国外资产运作的内生性集中体现在,外汇管理制度变化后对国外净资产运作产生的影响,使得外汇占款增长过快,直接形成货币扩张压力。1994年的外汇制度改革形成了新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其主要特征是以控制企业结售汇来控制外汇需求,以及中央银行被动收购外汇作为国家外汇储备,这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具有决定作用,但正是这种汇率生成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产生了内生性。我国现行外汇制度一方面有效地刺激了出口,使得贸易收支顺差增加,另一方面使资本流入急剧上升,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国外净资产增加,这种国外净资产的增加并不是完全市场机制的产物,而是内生制度的变更引起的。随着国外净资产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和外汇占款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比重的上升,我国外汇制度变更形成的国外净资产增长对基础货币增长已经具有支配性作用。 中央银行债权内生性和国外净资产内生性的问题,使得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不再像过去仅局限于国内金融资产运行决定货币供给,而是由国外净资产和国内信贷共同决定货币供给。 3、试述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 分析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P513) 4、简述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观点。(P507) 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 平方根定律(P508) 货币需求的公共权力动机(P510) 货币外生性(P520) 单一规则(P523) 货币均衡(P531)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等。中央银行独自发行而流通在外的,由社会大众持有的现金与硬币,以及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也就是说,它们由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和银行体系外各部门所持有的现金两部分组成。如果包括英、日等国财政部发行辅币这一因素,则基础货币总额就等于中央银行货币性负债总额。因此,在西方各国都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列出基础货币的方程式,并以此考察决定基础货币量大小及其变动趋势。以美国为例,基础货币方程式为: 基础货币=纸币(联邦储备券)+商业银行准备金 存款(黄金券+特别提款权及外汇-外国存款)+(政府证券-财政部存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贴现与承兑+(其他资产-资本资产及其他负债)。 基础货币是社会各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基础,是现代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分析中央银行各政策措施与比较终经济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的媒介因素。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应或收缩基础货币时,通过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创造或收缩的过程,可以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或收缩,因此,基础货币是一种活动力强大的高能量货币。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项目,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或缩小。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即扣除应缴准备金后)进行放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收缩过程。 简答题 1、简述货币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政策主张。(P523) 4、简述我国的现金货币需求特征。(P516) 简述我国存款货币需求特征。 论述题 1、试比较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货币需求理论观点。(P512) 2、试述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P520)

本页标签:

推荐阅读

全国成绩查询入口02-09 1059
全国成绩查询入口02-09 417
全国成绩查询入口02-09 356
全国成绩查询入口02-09 1123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