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复试在即,不少考生受到了不良情绪的困扰,如紧张、焦虑、恐惧等,进而影响学习状态;也有同学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缺乏自信,或者过份自信,盲目乐观等,但对如何弥补束手无策。另外,网络上也有形形色色的以“复试心理调节”为标题的文章,但多是以复习方法指导或经验性的建议为内容的,缺少专业的心理学方法。下面依据专业的心理学理论及辅导学生的经验,总结出三种专业心理调适方法,以期能帮助广大考生考前调整好心理状态,高效备考,临场自如发挥。
方法一 调整动机强度
理论依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理论结论:“做事效率”和“动机强度”成“倒U型”曲线关系。具体地,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时,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时,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详见:百度百科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方法描述:不少受到不良情绪困扰的考生是因为太重视复试了,觉得好不容易通过了初试,千万不能在复试栽跟头。这是动机过强的表现。上述理论告诉我们:过强的动机是会降低做事效率的,这里的做事可以兼指考前备考和临场发挥。那该怎么办?降低动机强度。下面的几条理念将有助于你降低动机强度。“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尽人事而待天命”,“改变能改变的事,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方法二 接纳、行动
理论依据:三个自我理论(中国心理咨询师孟刚融合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后,结合自身实践后提出的)
理论结论:无条件接纳真实我,带着种种不适行动。
方法描述:以一名同学的问题和我的回答为例,说明此法。
问:如何在考场上不紧张?
答:首先,我们应在考前做尽可能多的准备。准备充分,会提升自信,进而缓解上考场的紧张情绪。
再有,已身处考场,确实很紧张,这时我们希望自己快速放松下来。有同学会给自己心理暗示:不紧张,不紧张,快平静下来。这种暗示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反而弄得更紧张。这时较好的方法是:坦白承认自己紧张了——我确实有些紧张,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上考场紧张是正常的表现,而考官一般也能理解考生的紧张,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就接纳我自己这种紧张状态——脸红就脸红,心跳就心跳,我就带着这种状态答题,有什么大不了。当你这么想(接纳),并带着紧张感答题(行动)时,你会发现紧张感是存在,但对你答题没有太大影响,慢慢地你可能忘了紧张这回事了,即便面试自始至终都有紧张感,但你也能较顺利完成复试答题,这也是可接受的结果。这样,实际上你已经解决了紧张这个问题了。
所以应对紧张的关键在“接纳”、“行动”。
方法三 调整认知
理论依据: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理论结论:要解决某人的情绪问题,关键是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方法描述:请看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甲考生产生了焦虑情绪。而根据认知理论,这种情绪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甲有一个行动A(给导师写了信,导师没回),于是甲产生了信念B(导师没回,这意味着他不认可我,我被录取的机会不大了),进而甲产生了行动C(无心准备复试),于是甲产生了情绪问题D(焦虑甚至抑郁)。根据对情绪产生机制的分析不难发现:甲产生情绪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对行动A产生了不合理的信念B(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三种,下文详述),而信念B自然导致了行动C和行动D。那么我们要解决甲的情绪问题,关键是用合理的信念B1取代不合理的信念B。那么不合理的信念都有哪些,如何调整为合理的信念呢?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以下三种:
特征
示例
调整后的信念
绝对化要求
含“必须”、“应该”或“一定”
1. 我好不容易通过了初试,我必须通过复试。
2. 为了准备面试口语,我应该每天练一个小时口语。
把“必须”、“应该”或“一定”替换为“可以”、“尽量”。
过分概括化
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1. 导师没给我回信,这意味着他不认可我。
2. 我请小王看电影,她不去,她肯定是没看上我。
1. 导师没给我回信,可能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他没看到邮件,可能事情太忙忘了回等等。反正我好好准备就是了。
2. 我请小王看电影,她不去,可能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她确实有事,可能是她不喜欢看电影,也可能是她没看上我。即便是她没看上我,也只能说明我俩不合适,我可以找更适合的人。
夸大化
夸大负性事件的影响
1. 万一通不过复试,我可怎么办呀?
2. 我必须通过复试,通不过的话我会抱憾终身。
1. 我会尽力准备,万一通不过,该干啥还得干啥,毕竟人生的出路很多,哪条路都走得通,哪个方向都能出成绩。
2. 我虽然希望通过复试,但万一通不过,也得接受。心里不舒服是正常的,但从长远看,这个挫折在我的人生中算不了什么,或许还能成为成长的契机。
————适合你的课程————
2023考研查看出分、调剂数据、院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