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于2003年7月组建而成。以培养医疗器械、医药工程设备和食品科学等领域的高级工程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医工结合、以工为主、兼容管理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每个硕士点均包含5~6个专业方向,都可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此外,学院还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食品工程专业领域,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各个专业方向,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在职工程硕士。
学院还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博士点,该博士点包含多个专业方向,可招收博士研究生。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如果符合基本要求,在第4学期有申请硕博连读的机会。
学院拥有一支富有活力的导师队伍。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均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王威琪教授担任;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著名低温生物医学技术专家华泽钊教授担任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兆华教授以“PTCA球囊扩张导管和冠脉支架”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华泽钊教授以“适用于果蔬农药残留现场检测的一种新型方法与装置”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学院还常年聘请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在内的数十名兼职教授,指导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工作。
2005年医疗器械学科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工程中心”被列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共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紧密依托行业优势,结合学科交叉的特点,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
二、招生专业代码、名称和调剂信息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有少量调剂名额),要求有数学一、英语一成绩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少量调剂名额),要求有数学二、英语一成绩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085230生物医学工程(有调剂名额),要求有数学二、英语二成绩
085231食品工程(有调剂名额),要求有数学二、英语二成绩
3、生物医学工程接收第一志愿为电子、机械、自动控制、能源动力、生物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化学与工程等方向的调剂考生。
4、具体调剂政策和复试办法在国家线公布后、由研究生院制定并下发到各学院,目前无法回答调剂考生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请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http://yz.usst.edu.cn/)上的相关通知
5、上海理工大学预调剂系统(http://yz.usst.edu.cn/s/78/t/391/c6/0c/info50700.htm)
(1)可能回复比较慢,请耐心等待。
(2)只做参考,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没有任何关联。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上发布的复试通知为准。
三、复试笔试科目等具体情况以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部招生简章为准
1、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链接)
2、复试笔试科目不能与初试专业课2的相同或类似
四、指导教师介绍
1、博士生导师(点击查看)http://yiliao.usst.edu.cn/s/103/t/443/p/1/c/4366/d/4413/list.htm
2、硕士生导师(点击查看)http://yiliao.usst.edu.cn/s/103/t/443/p/1/c/4366/d/4412/list.htm
五、奖助学金
1、2014级9月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无论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都是自费。
2、奖助学金分两个阶段进行评定,评定为三个等级。第一阶段奖助学金由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第二阶段奖助学金由第一~第三学期的学习成绩和学术成果进行评定。
3、2014级9月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拿到的各等级奖助学金总额减去与学费相当的金额后,基本与2011级~2013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相对应等级的奖助学金相当。
六、专业学位培养
1、学制为2年半
2011年9月后入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2011年~2013年和此次复试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和学术型一样,都为2年半,5个学期。
第1、2学期课程学习为主;第3、4学期由导师安排企业联合培养单位导师和企业实习、或在校内进行校企联合课题的科研工作;第5学期论文和答辩。
2、与学术型实行同样的奖助学金
3、企业实习一年
2011年9月后入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即2011~2013年和此次复试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第1、2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后,第3、4学期在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实习,研究课题以校企联合项目或企业开发课题为主。
4、双导师制培养
2011年9月后入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即2011~2013年和此次复试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第1、2学期,校内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写作、答辩等工作。
第3、4学期在实习基地实习时,安排一名联合培养单位导师。负责企业生产实践、协助校方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的开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