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年奋进征程,续写岭南中医药“春天的故事”丨非凡十年·广东教育文/陈亮 郑维群 孟楠 廖晓键图/学校提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各大高校办好教
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年奋进征程,续写岭南中医药“春天的故事”丨非凡十年·广东教育
文/陈亮 郑维群 孟楠 廖晓键图/学校提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各大高校办好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表示:“十年来,学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师资建设实现突破,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科建设成绩斐然,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健康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人才。”
2021年7月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永远跟党走”升旗仪式暨师生歌咏活动
凝心聚力,以党建引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张建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重要保证。
据介绍,广中医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完善组织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学校党委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全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改革,学校教学、科研、医疗、治理能力等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学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6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9个。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在思政广场为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一起唱响红色赞歌学校党委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打造“故事思政”品牌。校园里的“思政广场”,现在已成为学生的打卡“网红点”。学校高度重视师生思政教育,常态化“思政第一课”;挖掘红色基因,利用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打造思政广场、抗疫文献馆、邓铁涛纪念馆等校园红色印记,讲好新时代广中医故事,成为首批广东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试点单位。学校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将港澳台学生培养成为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的坚定爱国者,建立港澳台学生“一核两翼三支撑”思政教育模式,组织国情与文化研学营品牌活动,激励学生与家国同行,与时代共舞,将奋斗的青春融入祖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中国情•华夏行”国情与文化研学营品牌活动
内涵发展,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
“十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张建华说。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2021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成功增补为新一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交叉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刘良院士中西医诊疗融合创新团队加盟学校附属医院广中医聚焦学科方向,着力协同创新,原创研究实现突破。围绕“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的系统研究”等方向,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取得了“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基于生物利用度屏障的中药及复方功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及应用”“中晚期肺癌中医综合治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银屑病‘病证方效靶’内涵阐释及‘病证结合’诊疗体系创建与应用”等多项原创性成果。
潜心青蒿研究,创立中国方案,造福全球人类健康。广中医是开展青蒿素抗疟研究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参与单位,是我国唯一坚持在亚非地区开展青蒿素抗疟研究的团队机构。研发的青蒿素复方被《疟疾治疗指南》收录,青蒿素哌喹片获40个国家专利保护。提出青蒿素复方“全民服药、群防群治、灭疟求本”的疟疾防治方案,大幅减少疟疾发病和死亡,回答了中国方案抗疟群体有效性、安全性、抗药性等问题,相关研究在《自然·遗传》《柳叶刀·传染病》等杂志发表,为《恶性疟的全民服药现场实施手册》贡献了中医智慧。
中方抗疟团队与科摩罗当地抗疟员下乡分发药物优化学科资源、打造高端平台,强力支撑学科发展。依托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整合附属医院的平台和资源,重点建设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智能中医研究院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致力于解决“卡脖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问题,集成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以多形式育人机制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广中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校园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形成根基稳健、经络畅通、中医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格局。
十年来,学校共培养1.5万余名中医药本科人才,人才培养质量获广泛认可,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同行院校前茅。
广中医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健康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主动对接中医药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目前,19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重经典、强临床”是广中医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学校开设“铁涛班”“深圳创新班”“国维班”等中医实验班,坚持中医经典回归临床,开展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并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推进早跟师、早临床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学生在校园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广中医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发展,呈现出“进出双旺”的喜人态势。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幅增长,结构更加优化,该校目前在校研究生达到6000人以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总规模突破8000人,形成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博士一级学科,中医、中药、护理三个专业学位类别,构筑涉及医学、哲学、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学位授权格局。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构建“六结合”培养体系,中医专硕规培结业考核一次性通过率高于省、国家平均水平。
2021年7月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永远跟党走”升旗仪式暨师生歌咏活动
筑巢引凤,高水平人才队伍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中医以引育领军学者、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十年来,共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其中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国家杰青团队、国家优青团队各1个,新增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岗学者2人、国家优青1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人才,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打造创新平台集成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精诚济世,为全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贡献“广东经验”
广州中医药大学对口扶贫村南蒲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落成启用近年来,广中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签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点项目“横琴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扶贫清远南蒲村建立特色健康扶贫体系,派驻两名“第一书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对口帮扶的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已招生开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精诚济世”的情怀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
2020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广中医彰显学科优势,贡献广东中医力量。该校附属医院始终坚持提升中医临床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秉承岭南医学防治“疫病”的独特优势,在国家急重公共卫生事件中贡献中医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国,广东中医抗疫团队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对新冠肺炎良好诊疗效果,广东中医药参与救治率达94.05%,为全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贡献了“广东经验”。广中医作为副组长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3人,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1个。
2020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走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扎根南粤、放眼寰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在维护全人类福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张建华说。
羊城晚报10月12日报道版面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薛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