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答
北大作为国内的顶尖级高等学府,是无数学子梦想中的高校,高考中如果能考进北大,基本也是当地的状元人选了,能够进入北大学习都是梦寐以求的事。那么,有人提出,到底是高考进北大的厉害,还是考研进北大的厉害呢?
我们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来做个判断: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的不同
相信大家都不会有疑问,对于高考中能考进北大的学子的能力,那些都是绝对的学霸型的人才,都是各地的最高分的学子,真正的全市、全省的顶尖学生,学习能力之强,普通学生也是高山仰止的。有句话叫做“清华北大的本科生都比普通院校的博士生厉害”,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高考进北大的不容易。全国每年近千万的考试中,能够被北大录取的也不过一两千人,可想而知都是尖子中挑尖子。
相反,我们来看看北大的研究生招考,就拿2019年北大研究生招考的数据来说,总共招考5200多人,自己学校报送的约2000多人,有近3000个名额给社会考生,也就意味着其他学校的学子可以考北大研究生,但是相比北大高考的难度,只有几万人的竞争难度,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换句话说,当年高考竞争北大的人,如今不合你竞争考研的名额了,他们要么被保研,要么出国留学了。同样是考北大,竞争的难度和压力远远不及高考。
从考研的学校选择,已经体现各自实力的不同
坊间有句调侃的话“清华北大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听起来不好听,可是也确实是现实情况的反映。北大这样的学府,虽然在我国是顶尖级的学府,但是和世界许多著名的斯坦福、麻省、哈佛、剑桥等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北大高考的时候,是从全国挑选最优秀,质量最好的生源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可是等到本科毕业的时候,这些精英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出国留学,很多都拿到了世界级名校的offer。
相对于考研还选择北大的人来说,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大部分都去往更好的学府去生造了。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北大的意思,单纯的只是从学术上来讲,考研到世界名校和考研进北大,世界级一等名校要求的实力肯定更高,基本上也是说那些高考进北大的顶级学生,不论是实力还是学习力,相对而言,都比考研进北大的略微高一些。
社会就业的现实也表明了两者的差异
或许有人不愿意认同,但是社会的事实就是,同等条件下,你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是北大的,在同样的级别和条件下,就是比第一学历不是北大的,择业的条件要优厚一些。很多有人单位,在挑选的时候,更多的看重第一学历,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就是这样的社会现实,第一学历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
我们虽然不是赞同第一学历歧视,但是社会就是 这样的,如果高考考取北大,那简直就是荣耀乡里的一件大事。可是,很少听说考研北大,要“敲锣打鼓”的。虽然,这种对于第一学历的歧视,对于那些后天努力的学有所成的学子不公平,可是确实从一方面说明了某些能力上的差异,打个比方一个轻松领跑,一个却是努力奔跑,实在是实力上的不同造成的。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小学英语点点通发布
高考进北大当然比考研进北大要值钱很多,江湖上一直有句话“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比很多普通院校的博士还值钱”,这真的不是夸张,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过大多数情况是符合的,我们不考虑那极少数偏离概率曲线的情况。
等你以后工作了,你就会明白第一学历到底有多重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是更愿意去鸡窝当中挑金凤凰还是凤凰窝中挑选金凤凰?
高考进清北比考研进清北难很多
什么叫做第一学历呢?本科学历就是你的第一学历。什么叫做第二学历呢?你的研究生学历就是你的第二学历。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你高考考进的学校就是你的第一学历,你研究生考进的学校就是第二学历。
高考进清北要比考研进清北难度要大很多,我们从录取率就可以看出来。2014年高考全国报考总人数是939万,而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为3500人左右,这个想要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难度有多大想必不必多说。到了2018年的时候,这届考生即将面临毕业,2018年研究生考试也就是对应的前面的2014届高考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总人数是238万,其中北京大学硕士录取7372人、博士录取2642人,总共10014人。清华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5372人,博士研究生2938人,总共录取人数是8310人。
这个难度程度差异已经非常明显了,并且大家要意识到的是,4年前跟你竞争清华北大高考录取名额那群人,已经不会跟你再竞争考研录取名额,这群人要么出国、要么保研、要么可能直接就业了,你考研清华北大路上的最强劲对手远远不如几年前的高考那么残酷。
清华北大是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
可能这句话大家不爱听,可这就是残酷的事实,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讨论那少数几个骗了正常概率曲线的特例。
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现实的事实,大家都应该知道,能够本科进清华北大的要么是高中期间已经获得了保送的优秀学生,要么是高考全省排名最顶尖的少数几十个人,也就是说这群人几乎代表了中国考生的最高能力水准,当然不是每一个都是最顶级的,至少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能高考进清华北大的基本上都是那一届考生的佼佼者。
不过清华的本科生毕业以后干嘛去了呢?这里面分为几类人,第一类少数在清华北大读书的也可能毕不了业,大多数清北本科生25%选择就业,50%以上选择保研继续深造,而最顶尖的那一批出国深造,他们去了斯坦福、MIT、哈佛、剑桥等世界顶级名校留学。
也就是说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只有一少部分是真正来自清华北大,而大多数都来自下面的一些高校。而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最顶尖的那一批已经去了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加州伯克利、MIT等世界级名校,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一步差步步差。当你在追赶别人去清北道路的时候,清北的那群人已经前往世界教育的金字塔塔尖继续求学了。
龙生龙凤生凤这个道理也许大家不同意,可是现实真的这么残酷。等你10年后、20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毕业于顶尖名校的人终究还是更容易成功。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拉里佩奇、贝索斯、李彦宏、王兴、张一鸣等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基本上都来自名校。你的父母是怎么样的人你就会在怎么样的环境中长大,你在清华北大读书那你的人脉圈就是清华北大的同学,这些人可能未来进入职场以后也是各行各业各部门的佼佼者,你在一个大专院校那你的人脉圈子就是你的大专院校同学,这是本质上的差距。如果自己不能成为相当的人,那就努力吧,至少要让你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本文为字节跳动签约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大唐李卫公发布
下面的讨论,是基于每个群体多数人的情况,也就是大概率的情况,而不是个例。
1、本科北大与研究生北大学习能力差别
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可争论的,高考人数比考研人数高了几倍,而北大本科录取人数比研究生录取人数低了一半多,且北大清华最优秀的那部分本科毕业生并不参加考研,所以竞争激烈程度、难度高考进北大比考研进北大不在一个数量级,也就说明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进北大的研究生考试能力要求低于本科。
2、本科阶段学习刻苦和深度的差别
这一点容易被忽略。
北大之所以是北大,并不是浪得虚名。这里有资质最好的学生,优秀的老师,按道理学习比一般的一本院校轻松吧?但事实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很累,真的比高三累。原因是,同学们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更强,老师要求高,同样的课程对深度的要求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北大老师大一开始,经常留的作业是写论文或者报告,但要想完成它必须自学很多知识,比如文学院一篇小论文老师给你指定了七八本必读书(不是文章),读了才能写。
北大没有考研的人,70%多的深造率是保研+出国,保研出国最主要的是依据大一到大三的绩点排名。所以同样是继续深造,当一些其他学校的学生把大量时间用到准备考研考的那几门上,课内及格万岁时,北大的学生却在努力提高课内每科成绩以提高绩点。
3、科研能力的差别
北大每一位本科学生都有导师,大二大三在导师指导下配合研究生、博士生进实验室搞科研或者做项目,相当于接受了准研究生训练。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甚至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并不鲜见。特别是准备留学的人,论文很重要。因此一部分本科生已经具备了研究生、准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
4、眼界格局的差别
北大有一二百个社团,除了学习你可以发挥你其他方面的能力。
但这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讲座,除了本校教授的讲座,世界顶尖学术大师行业领袖的讲座很多,北大本科生有了机会接触了解世界前沿知识和动向
最后就是说,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就是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这个层次学校的特点。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同辉老刘发布
同是北大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差距很大吗?笔者不得不老实地说: 差距真的很大!下面笔者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这种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社会普遍认可度来看,高考进北大更受青睐
高考进北大,意味着学生素质肯定是学霸级别的。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高考能够考进北大的,从小学至初中,再到高中,应该都是学霸水平的学生,才有这个能力和机会。就拿笔者所在苏北某个县域历年的高考情况来说吧,我们基本是3——5年里,才有可能出现一个高考考上北大的学生,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并且能够考上北大的学生,差不多都是应届生,高考补习班里的学生,几乎就没有学生能够考上北大的,考上北大真的必须相当出色和优秀,并且要一直都很出色和优秀!
考研进北大,却未必就是学霸级学生,尤其未必是从小学到参加高考12年基础教育一直都相当出色和优秀。考研进北大的学生,有不少就是普通本科大学毕业考进去的,他们的基础教育水平跟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有天壤之别,这直接体现出两者在素质上的巨大差异,简直就是不可同日而语!普通大学生考研进北大,基本上发展潜力非常有限,不少人就是靠着熬时间考进去的,一年考不上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甚至四年,这样的北大研究生也就是图个名声罢了,为找个好工作做准备,其他方面真的没啥出类拔萃的地方。
所以,从社会认可度来讲,考研进北大的学生和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除了少数地方的北大本科生以外(例如北京市和西部特别落后地区),其他省份的高考进北大学生都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每一个在当地都是响当当的学霸级学生,差不多都闻名全县或者全市好多年,提起来都是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真正人才,岂能是那些考研进北大的学生可以比拟的,老百姓根本不认这个账,实际上,就连许多用人单位也不认这个账!
原始学历歧视,在当今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原始学历主要指一个人参加工作前,在全日制学校教育中所取得的最后学历或最高学历;基本上都以大学学历为基准的,例如专科学历或本科学历或研究生学历。原始学历歧视,也叫做第一学历歧视,是指那些原始学历或第一学历不是“211”、“985”等名校的学生,即使最高学历是博士,也一样会被用人单位歧视的社会奇葩现象。社会上对原始学历的歧视一直都存在,例如同样考上北大,高考进北大被认定为绝对的高材生,而考研进北大却未必就能被认可,因为你的出身是普通本科大学,说明你的基础素质一般般,即便是博士也没啥了不起!
同国人只认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样,美国人眼里也只认一些公立大学和私立“常春藤”大学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不管美国的其他大学在我们国内被宣扬的多么不得了,而在美国人眼里却都是渣渣。而在国际上,对我们国内大学认可度较高的,也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了,尤其是高考考上这几所大学的应届生,都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是真正人才的代表;而对于其他普通大学考上这几所大学的研究生们,国际认可度也是相当的低,由此可以看出来,“势利眼”不只是国内普遍存在,国际上也是一样一样的!
原始学历歧视,其实是一种认识惯性,并且非常顽固不化。尽管人们都知道这有失偏颇,尤其是对于那些经过后天不懈努力、并且学业有成的学子们十分不公平,但是这种歧视却依然顽固而又任性地存在着。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就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确实,那些通过应届高考,完全凭借自身实力能够考上清华与北大的学子们,都是万里挑一的优秀人才,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也要相当好,同时还得相当勤奋努力;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是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可以比拟的,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就个人发展潜力而言,只要高考进北大的学生不懈怠,普通大学考研进北大的学生,还是没法和他们相提并论的。
高考进北大的学生,除了智力水平出类拔萃以外,其情商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否则绝对没有办法顺利考进北大。最新社会研究发现,影响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情商,有个著名的公式是: 个人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换句话来说,作为学生能够高考进北大,算得上是学业的巨大成功了,在这里面起关键作用的,除了高智商以外,更重要的是高情商;也就是说,高考进北大的学生,不仅很聪明,而且很勤奋努力拼搏和很有自我控制能力,不是普通的学生可比的。
高考进北大的学生的综合实力,远远要在考上普通大学学生的水平之上,这也是人们相比较而言更加重视高考进北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再者说,考研的竞争压力,是不能和高考相提并论的,尤其是考研那些弱科冷门专业,就更没有可比性了;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如果在大学里没有懈怠的话,考研北大应该是小儿科,没什么难度,除非他们不愿意考;假如每个北大本科生都努力争取想考北大研究生的话,那么除了一些985名校还有一点竞争力,其他普通大学的学生基本就没什么机会了!
正式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如果不自甘堕落、荒废学业的话,应该在未来发展潜力上,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普通大学生不能比的。笔者深信,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的书呆子,他们普遍聪慧机敏、拥有较好潜质,如果醉心于学业或者学术,将来的成就都会不同凡响!这里就有一个培养机制的问题了,我们不仅要问,这么多出色优秀的孩子,进入了北大,这么多年下来为何没有造就出杰出人才和大师级不凡人物呢?“钱学森之问”,最该好好思考和回答的,应该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同是北大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一般来说,差距是真的很大!笔者没有原始学历歧视情节,也没有名校崇拜情怀,就事论事,正式应届高考考上北大的学生(没有地域差别,没有特殊照顾),单单就基本素质而言,还真不是考研进北大的学生可以比拟的!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自在人生wub发布
差距确实很大!我本科非北大,研究生保送进入北大的,我从自己身边的几个案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被那些”高考进北大“的学神碾压是什么感觉。本文涉及人物均为真实案例。
北大西门 图片来源:picart
本专业前几 双学位前茅
初中时,每次月考都有全校排名,因此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全校排名靠前的人都互相认识。我的成绩不是特别稳定,发挥好的时候全校前几,但是学神J几乎一直霸占全校前三的位置。高中这位学神J参加生物奥赛,最后保送到了北大环境学院。而我,当年学了两个星期物理奥赛,听得云里雾里,直接放弃了,最后走高考,本科来了北邮。
到了大学,听说J选修了北大的经济学双学位,后来研究生来了北大才知道,经济学双学位在北大尽人皆知,号称三俗之一,几乎所有人都会选修,每年招收近千人。J虽然没能免俗选修了“经双”,但是她最后本科毕业时,不仅本专业排名前几,拿到了保送名额,而且双学位成绩非常优秀,进入了中国经济学的最高殿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攻读博士。为什么说北大的国家发展研究院是最高殿堂呢?这个研究机构是林毅夫、易纲等中国顶级经济学家创建的。林毅夫是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易纲是当前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这样背景的经济学机构,全球可能也没几家。所以说,能进入这个学院读书的学生绝对是经济学领域的翘楚。很多普通大学生连本专业的课程都可能学不明白,更不要说直接跨专业保送到另一个专业上了,而且,保送到的是中国顶级的经济学研究机构。要知道,如果本专业成绩一般,是不具有保送资格的。
北大博雅塔
现在呢,J已经是厦门大学助理教授了。J是我从初中开始就认识的朋友,那其他人呢?W和L是我来到北大后认识的朋友,也都选修了“经双”,W本科是北大物理专业,本科毕业是本专业前几,研究生直接保送到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时,那些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外资投行的offer拿到手软,最后觉得中国的互联网投资界最有前景,放弃了外资投行机会,来到百度投资并购部门,主导着中国最大的几单互联网并购案。L本科是北大哲学系,研究生直博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后拿到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教职。
来了北大,我才发现,跟他们相比,自己真的只是普通人...
平时不学习 考试就像玩
来北大之前,我是那种学习上的“拼命三郎”,一个学期从开始学到放假,时刻不敢放松警惕。来到北大后,我发现很多高考进北大的学神似乎并不怎么学习。
以我宿舍的Z为例,他就是高考进北大的。研究生开学的第一天,我发现他就坐在宿舍的电脑前玩游戏看动漫,什么炉石传说、B站等动漫似乎从来没停过。等开学好几周,课业负担上来了,他仍然在玩游戏。我中午回宿舍午休,他在玩游戏,晚上回宿舍睡觉,他还在玩游戏...不知道从中午到晚上,他有没有迈出过宿舍半步。但就是这样一学期玩过来,期末的一门非常难的算法课上,他轻松考到了90+,而我考前悬梁刺股,学到天亮,也只考了80左右。三年下来,我似乎没怎么见过他认真学习过,但是他似乎非常轻松,毕业后拿到当时最顶级的网易游戏的offer。
宿舍另一个高考进北大的T,似乎天天都在熬夜,基本都是在他们研究生实验室熬到很晚才回宿舍,我在半夜2点前几乎没见过他回过宿舍,第二天会睡到中午一两点。这样作息的情况下,毕业后拿到美国Facebook的offer,现在人在硅谷。
还有社交达人W,经常出现在各个社团组织中,学校大到学生会,小到剧团,大大小小,正式的非正式的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北大每年有两大主题活动,一个是校园歌手大赛,一个是剧星风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的获奖歌手实力比那些网络歌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剧星风采大赛的决赛水平,对于我这个不懂戏剧的人来说,已经是专业级别的了。W是剧星大赛某决赛话剧的主演之一,要知道排练话剧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人家学习成绩依然没有因为各类活动所影响。
北大2013年校园歌手大赛决赛现场
这些人,一个学期看起来都在玩,但是考试分数没有拉下。相比之下,有些学生上了大学开始混学生会,玩社团,做生意,最后学习主业荒废,成绩单几乎都是勉强及格而毕业。
玩着玩着 就玩出了一个公司
北大这帮人确实不务正业。
小黄车OFO可谓无人不知,我有幸跟他们的创始人见过几面。OFO的创始人是一帮“高考进北大”的骑行的爱好者。北大有几个非常牛的社团,其中一个叫做自行车协会,有一批热爱骑行的会员,周一到周五有夜间体能训练,周末组织北京周边山区的骑行拉练,寒暑假还有前往全国各地的长线。我曾参加过一次他们的周末拉练,不得不说,组织得非常有秩序,成熟得不像一个公益组织。主导这些活动的,绝大多数是北大的本科生。
北大塞万提斯石像
OFO的几个创始人也是因为喜欢骑行,比较投缘,想以骑行这个爱好为出发点来创业。最初他们的点子是做高端骑行团,开辟一些骑行路线,一个领队带着七八个团员。在他们创业的最初的2014年末2015年初,我还在宿舍里收到过很多次OFO的宣传单,有青海湖、台湾、新疆等等的路线。但是做骑行团是太小众了,喜欢骑行的用户量太小,没法大规模商业化。后来,他们转型,把自行车免费放到北大校园里,给北大学生们骑。再后来,他们把自行车从北大一个学校扩展到北京很多高校,再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疯狂扩张,一度跻身共享经济的浪潮之巅。尽管小黄车现在发展跌入谷底,但是共享单车的理念确实是这些玩骑行的少年首创的,他们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达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触及的人生高度。
北大另一个非常牛的社团,叫做山鹰社,是一个登山爱好者社团。山鹰社经常组织登山科考活动,并且每次登顶归来都会举办大型的汇报。2018年,山鹰社主导,由北大学生、校友和老师组成的12人成功登顶了珠峰,为北大120周年庆生。包括王石在内,很多名流在功成名就之后都喜欢登山和户外,同样,很多北大校友小有成就后也开始涉足登山,并与山鹰社有联系。这些校友不乏投资人和企业高管,他们有的已经财富自由,时不时资助一下山鹰社的活动。在校友眼里,社团里的学生多多少少有自己当年的影子,而校友又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知道年轻人需要什么,于是顺手帮帮他们。对于山鹰社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机会,能够接触到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的人脉。于是,玩着玩着户外,就可能创造出实习机会、投资机会、工作机会。
同在北大 差距很大
同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差距很大吗?我个人感觉确实有很大差距。这些高考进北大的尖子生,不只会高考,也经常不务正业,结果玩着玩着,就玩出了一些名堂。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他们确实绝顶聪明,另一方面,北大这个平台,不是一般的大。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皮皮鲁的科技星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