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考研问答 > 正文

军人常服上的黄绳子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热门问答这种常服上的“黄绳子”,正式的英文名称是Aiguillette,现代人民解放军常称之为“绶带”,实际并不贴切,清末、民国时代中国军队翻译为“参谋带”,才更加接近于这个东西的历史渊源。

热门问答

这种常服上的“黄绳子”,正式的英文名称是Aiguillette,现代人民解放军常称之为“绶带”,实际并不贴切,清末、民国时代中国军队翻译为“参谋带”,才更加接近于这个东西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参谋带的历史源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国军队)

参谋带的历史自然和参谋有关,缘起于拿破仑战争时代,当时随军的秘书、参谋人员因为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簿记等工作,尤其是经常要骑在马上完成记述命令、草拟文件以及图上作业等工作,为了方便起见,于是习惯性在肩章上栓根绳,绳子的一头扣上粉笔或者铅笔(也是拿破仑战争中开始普遍出现),这样方便随时拿笔。同时,为了右手握笔书写方便通常是挂在左肩。

这种系在军人肩侧的绳绦,于是成了参谋、文书人员的重要外在标识。

参谋带时期

参谋带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头上不再系着铅笔或者粉笔,代之以金属的笔状装饰物。

(参谋带头上的金属吊坠,实际上就是“铅笔”的化身)

(中国近代将Aiguillette译为参谋带,是非常接近这种装饰历史典故的译名)

(民国北京政府时代的一张有趣照片。合影中的2名参谋都按照当时的规范,在左肩佩戴了参谋带,表示自己的参谋身份。由于海军蓝色公服没有肩章,为了方便佩戴参谋带,两个人都在左肩上装了专门为挂参谋带用的单肩章)

(高级官员穿着大礼服、礼服时,为了好看也佩戴参谋带。不过除非自己真的是参谋长、参谋之类,否则都会把参谋带挂在右肩,以示和参谋人员的区别)

在改为装饰品之后,实际上这种带子普遍是参谋人员佩戴的,以表示其参谋的身份,无论穿着礼服、常服都要佩戴,通常套在左肩膀的肩章下(海军的蓝服因为一般没有肩章,参谋人员在佩戴参谋带时,会额外装一个单肩章)。

因为觉得这玩意有很不错的装饰效果,以至于其他军官在穿着大礼服、礼服时,为了突显豪华气派,也挂上了参谋带。不过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参谋人员,非参谋人员通常是佩在右肩。

五花八门时期

参谋带发展到二战时代以后,乃至到了现代,进入了一个“礼崩乐坏”的五花八门时期,在很多国家渐渐被当作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制服装饰品而广泛运用,而不明白其本来的文化寓意。

不仅军人佩戴,甚至于警察、保安乃至所有制服上,为了好看,都可以拴上参谋带。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仍然保留着参谋带的传统用法。

(人民解放军把参谋带称为绶带,具体的佩戴方法采取的是“男左女右”)

而人民解放军对于这种带子,除了军乐队、仪仗队普遍采用外,其他军官在穿着礼服时按照“男左女右”的佩戴方式,如果按照其传统寓意,男军官就全成了参谋人员。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陈悦漫步海边发布

这个问题的问法有问题,犯了两个常识性错误:一则,那不是黄绳子,而是绶带;二则,常服上不佩戴绶带,礼服上才佩戴。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军人礼服上的绶带有什么含义?

我国古代也是有绶带的,可以追溯到周代,是一种系纽带或印钮的丝带,后来演化为职级身份的象征。到了清朝末年,北洋新军受到西方的影响,军服逐渐西化,才出现了现在的绶带样式。绶带是一种礼仪需要,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营造庄重、肃穆、大气的氛围。

首先,现行礼服绶带是以07式军服为基础的。07式军服很漂亮,融入了不少时代特色,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绶带设计极为精美,往往在正式场合身穿礼服,才能看到绶带。最明显的就是,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时候,时任中部战区副司令员的张旭东上将,佩戴的就是绶带。

此外,仪仗兵、军乐团、文工团等人员礼服上的“黄绳子”,不能称之为绶带,而要称为穗带。

其次,绶带的佩戴方式很有讲究,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这一点可以从上图中看出来,男女绶带的佩戴方式明显不一样。

现在网上有人卖礼服绶带、穗带、常服等军用品,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军人礼服要有敬畏之心,平日里欣赏即可,不要想着试图去购买,别让爱好践踏了军服的神圣感。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周期率历史发布

这个问题极具专业性,因为前面有军队“常服”这个限定条件,一般说来,军装上挂“绳子”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军官或者礼兵的“绶带”,二是参谋军官的“参谋饰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绶带”只是在军官(或礼兵)的礼服上专用,没看见在常服或者野战服上还挂这种东西的,因此,问题的答案只能有一个:参谋饰绪。

(武警军官礼服绶带)

关于玩意儿的起源,据说是军事狂人、法国皇帝拿破仑手下的参谋们发明出来的,这帮人老得进行图上作业和记录命令什么的,那时候都是用铅笔,为了防止司令官临时有命令时抓瞎,参谋们就用绳子把铅笔接起来,一端系在扣眼里,一端把铅笔别在肩章上。

军用地图一般用红蓝两色铅笔,既然有了这个鼻祖,你会发现参谋“饰绪”也有两个坠头,只是不用再挂铅笔而已。

(日本海军参谋饰绪)

要特别注意,按照这个逻辑,毕竟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工作,所以参谋饰绪为求方便一般挂在右肩。而现在我军的军官礼服和礼兵绶带是挂在“左肩”的,这也就是参谋饰绪和装饰用绶带的一个重要区别。它逐渐演化成参谋军官的专用标识,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由于参谋体系比较独特,所以使用最为广泛。

这东西别去看抗日神剧,那基本是胡编瞎戴,最近看过几部日本的二战电影,把里面的内容抛开,其对本国军队参谋绶带的刻画还是比较准确的:在东京的办公室里,参谋总部的将军们挂金色参谋饰绪(看参谋总长梅津投降时照片),在冲绳岛的前线,参谋军官挂军绿色的参谋饰绪,原因也很简单,在战场上挂金色(黄色)的标识,那是给敌人提供射击活靶子。

(参谋总长梅津投降)

日本陆军的参谋是一个地位很高的阶层,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都不成,一般没有陆军大学的学历是当不上参谋的, 海军的参谋也绝大多数上过“海军大学校”。再加上日军另类的参谋体系,所以,这些参谋们佩戴参谋饰绪也是一种自我陶醉,以证明其高人一等的学历和资历,尽管很麻烦,但是仍然乐此不彼。

参谋饰绪一般都是固定在右肩,系在领下第一个扣子上,由两粗两细四道金线或黄色丝绸编制而成。甲午战争时期的1895年,日军对饰绪规定进行了修改:饰绪长为4尺5寸二,其两端有链组,加入金属零件各1个。参谋将官的直径是2厘米,参谋佐尉官直径1.8厘米 ,胸前金属零件做成石笔形状,为金色长2寸六分,到二战后期又出现了简化版的饰绪。

(日本陆军参谋)

在参谋系统以外,日军的将官在身穿军礼服时也可以佩戴黄色的金丝“绶带”,主要是出席正式场合和典礼时的装饰,而绶带原本是用于连挂勋章、奖章和略表的带子,这与参谋饰绪含义是不同的。你会发现在一些将官留存的旧照中确实有绶带的存在,因为那都是用来装13的“标准照”,而在前线或者战区身着军常服或者军便服时,一般不会挂那东西的,太零碎。

日本天皇的侍从武官、皇族、王公等佩戴的是银色的“绶带”,作为礼服专用,他们与将官一样,其“绶带”是三股三进的,而参谋佩戴的饰绪是六股六进的,所以粗细也有区别。民国军队的高级将官们,也只有在特别正式的场合身穿礼服时,才会佩戴绶带,这完全是一种装饰了,比如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大礼服照片。

而现在我军的绶带更是礼仪性质的,换装07式军服后,军官配发的礼服都佩有绶带,同时礼仪兵、军乐团员、文工团员等人员的礼服上也有绶带,通常一端扣在右(或左)肩肩章之下,另一端扣在右(或左)衣领下,呈半椭圆形垂在胸前。

警察的礼服其实也佩有银色绶带,方式方法与部队基本相同,并且条例规定,军警男装绶带佩挂于左肩,而女装绶带要佩挂于右肩,但这都属于“礼服”范畴,与提问并不符合,就不多着笔墨了。

(山本五十六身后的参谋)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度度狼gg发布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军人常服的那根黄带子是什么?别说您了,一开始小编也好奇,后来翻阅了一些资料算是搞明白了。

这根黄色的带子,它的名称有三个,分别是参谋带,绶带和穗带,虽然叫法不同,但意思都一样。

至于您要问这绳子的意义,它其实就是用来标识身份的。

要是再深入一点的说法就是为了好看,普通人一瞅就感觉威武,敬佩,就感觉穿在自己身上会不会也这样,从而对军人这个身份产生向往。

现如今各个国家的军队,军人的礼服上都会佩戴上这种绶带,大体都是这么个意思。

题主的问题,到这里算是回答完毕了。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说说绶带的来历,再从侧面再加深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有兴趣的小伙伴您可以接着往下瞅。

绶带的来历。

话说绶带在西方和咱们中国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绶带在中国的一个发展,然后再聊一聊西方绶带的发展过程。

话说在中国,绶带出现得很早,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周朝。

当时的绶带的形式和作用,跟现在的有所不同。

他大概就两种作用,一种是用来系帷幕用的,把帷幕一捆,再往下耷拉几根细碎的绳子头,远远地看过去也好看,所以当时绶带纯属于一种装饰物。

在后来又进行了发展,人们发现这绶带垂下那点细碎的绳子头也好看,给人一种飘逸和美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干脆在玉佩上也挂起了这种绶带,出去走路上一晃一晃感觉挺美的。

这事,您要是翻阅《周礼》的话,就会发现这上面是有这些记载的。

当然上边都是文言文,所以小编就不列出具体内容,让您看了。

那么话说道这里,您也能感觉出来了,在一开始的时候,绶带说白了他就是一种装饰,系住东西之后,还能垂下点零零碎碎的东西,纯粹为了好看,没有其他含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从拴帷幕的绳子,摇身一变这就变成了拴在玉佩上的装饰物。

当然了,任何事情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他的意义和内涵也被人们不断地赋予进去了。

过程是这样的。

因为这绶带拴上去确实挺好看的,所以很多王公大臣挂玉佩的时候,就愿意给下边点缀上一点绶带。

这不,时间一长,在人群中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那么这种习惯一旦落到实处,这就有了意义,他就开始用来区分阶级的划分。

为嘛呢?

当时的玉可不是一般人能佩戴地起得。大家伙都知道,我们中国人对玉的喜爱。

所以他的价格是不一般,普通人就用不起这东西。

也就是说玉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划分等级的东西,那么这绶带变成了玉本身的装饰品之后,那就不用说了,绶带慢慢地在这种环境中,沾了光也被赋予了这种划分阶级的象征。

咱不说别的,就在《礼记》中记载,他就有详细的描述。

说天子身上如果要佩戴玉那必须得是白玉,而这白玉要用到的绶带必须是玄色的,那么诸侯佩戴的玉必须是山玄色的,他们的绶带就只能用朱红色来点缀等等。

据说当年孔子闲居的时候,他的身上佩戴的是一枚象环,用的绶带是赤黄色的。

那么封建社会这就在制度上,进一步地赋予了绶带特殊的意义。

打这里起,这绶带从最开始单纯的好看,这就慢慢地有了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对等级进行划分。

再往后的话,绶带也不仅仅往玉佩上挂了,毕竟这算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等级的象征啊。

所以这绶带慢慢地开始代表起了权力的划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在官印上也有了绶带的出现。

不说别的,过去官员外出的时候,这官印就在腰里头揣着呢?

然后把这官印的绶带从口袋里掏出来,往外头这么一耷拉,哎,这就作为官阶的一个标志,就出门了。

当然了官员如果退休或者是在任上死亡了,绶带不是一种废弃物,随随便便地被家人收走或者丢弃,而是要和官印一并还回去的,交还给朝廷,私人是不能拿走的。

那么这种规矩确立之后,就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这日子可不算近啊!

再往后进入到清朝末期,由于西方的入侵,当时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后,绶带就又有了其他的含义。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西方的绶带。

咋说呢?西方人其实也有佩戴绶带的习惯,来历也众说纷纭的,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

所以小编就不从头说了,挑出和文章有关系的一段给您说道说道。

话说,战争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开始的时候,也没那么多繁琐的事,冷兵器时代都比较简单。

那么进入到热兵器的时候,有一个职务比较特殊。

啥职务呢?参谋。

参谋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啦,弄根笔搞个记录啦,琢磨个战役过程啦等等,看起来是一个依靠脑力劳动的文职工作。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参谋往往需要红的,蓝的,黑的等等各种颜色的笔,进行标识。

这笔一多了的话,他的口袋也搁不下,就不知道放哪合适。

再说口袋就算是能放下,用的时候,翻找起来你还得掏兜子去找,也啰嗦麻烦。

老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这些个参谋,有些人就想出了一个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干干脆脆地找来一根绳子,往身上这么一搭,一头和肩膀上的纽扣拴在一起,然后把这笔和一些个小零碎就挂在了这条绳子的另一头。

您还别说,就这么一弄的话,他还特别方便。

只要想写,不用找也不用掏口袋,捞起笔来他就能写,这就和办公桌上的笔用一根绳子拴的道理是一样的。

绳子的长度也没有太多的讲究,自己感觉长度是否合适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人们是用右手写字的,所以这根绳子就拴在了左边的肩头上。

当然挂的东西多了,慢慢这根绳子另一头也会挂上一个类似于笔袋的东西。

后来其他的参谋把这事就当做了一个传统,干脆一人一条绳子就抗在了肩膀上,专门用来挂笔。

这个事最后发展,他就成为了一种参谋专用的一个配饰,不用参谋自己弄了,而是军装上就自带这么一根绶带。

于是在当时,这就成为了参谋和文书人员的一个标志性的东西。

所以西方绶带他是给参谋准备的,一般的军官是不带这东西的,这也是为什么绶带也被叫做参谋带的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根绶带就是区分参谋的一个标志。

中西结合以后的绶带。

那么这事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统治者也想着学西方,把西方的一套东西给搬过来。

当然了这里头不仅仅包括了军事理论,连服装都一套弄过来,消化吸收之后这就给清末的军队装备上了。

您要说这事,他还是光绪三十四年的事,当时的统治者弄出了一个禁卫军。

小规模的试验培养,按照西方的路子走。

在这支军队中,他也是有参谋的,当时的参谋和官佐的衣服设计是一样的。

按照西方的惯例,为了以示区分,那么这支禁卫军,他就给参谋弄了一条绶带。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过去老照片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堆人拍合照,有些人肩膀上耷拉一根绶带,而有些人没有。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挂绶带的人,他一准是一名参谋,其他人员属于军事官员。

其实清末时期,这根绶带也没有佩戴多长时间,因为清朝随后就没了。

清朝以后,这就进入到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这两个政府是沿袭了仿照西方的样式,所以这绶带也就从清朝这里继承了下来。

那么这个时候,绶带的含义又不一样了,他不再是参谋的专属品了。

有时候,我们看这个时期的老照片,很多大一点的军阀,拍照尤其是拍军装照的时候,都喜欢那种挂着绶带的军服,也就是军礼服进行拍照。

之所以这么做,更多的原因是衣服上挂上这么一条绶带,确实好看,其实您自己也能感觉得到,这个时期这条绶带叫大绶。

所以这就打破了参谋挂绶带的习惯,后来绶带也作为一种荣誉,给获得战功的人佩戴。

您比方说,一枚勋章发下去了,如果没有佩戴绶带,直接挂在胸口上,这叫无绶;通过绶带将勋章挂在脖子上这叫颈绶;用绶带把勋章挂在胸口上,这叫襟绶,说法好多的。

所以勋章他也是有绶带的。

那么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人民子弟兵也有了自己统一的制式服装,勋章制度也建立了起来。

而勋章的等级,他其实是从材质和绶带的镶条进行区分。

您比方说一级二级的英模勋章的绶带,他就是黄底黑边的,两者之间的区分,是用中间编制一道和两道红色镶条,作为区分的。

一二三等功的勋章绶带都是白底黑边,这三枚勋章的绶带分别用一条,两条和三条粗细不同的红色镶条进行区分的。

您看绶带从过去阶级划分,地位划分,变成了如今的一种荣誉划分。

这说得有点远了,接着说衣服上的绶带。

再往后发展,这绶带在衣服上挂着,他就成为了一种装饰。

咋说呢?至今绶带上那挂笔的痕迹,您还是可以在一些绶带上看到的。

不说别的,绶带下边一般情况下,都会坠着一些个金属圆柱形的装饰物,这其实就是从过去的笔演化过来的,很抽象,但还是能看出笔的一个形状。

所以绶带不仅在勋章上有体现,他还成为了军礼服的一种装饰。

不过我军在军礼服上挂绶带,那还是八七式军服之后才有的。

而在八七式军服中,其实也就是仪仗队,文工团,军乐团和驻外武官的礼服上会有绶带,部队上的军官是不佩戴绶带的。

咋说呢?他们这些人的服装其实也不叫军礼服,而是叫礼宾服的。

这款军服哪怕是将官的礼服都是没有绶带的。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当时的将官礼服上没有绶带呢?

咋说呢?原因是当初设计这款服装的时候,我军沿袭朴素简洁和经济的理念来设计军服的,所以军服上就没有那么多装饰和点缀。

自然而然的大部分军礼服是没有绶带的。

那么这事到了九七式军服,就有了变化。

不说别的,当时驻港部队,第一次给驻港部队配发了礼服。

这套九七式军礼服不仅有军种的胸标,姓名牌,臂章,还搭配上了绶带。

而这根绶带就是黄色的。

说实话当时小编看电视的时候,看到那身服装感觉就是好看,威武帅气,看着就有那么一种敬畏的心理。

话说到在这里再说个小知识,算是科普吧!

佩戴绶带的时候,其实是有规矩的。我军佩戴绶带的惯例是,男左女右,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区分吧!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梁老师说事发布

军人很严肃,军服的设计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军服是一种制式服装,只能军人使用。由于军人职业比较特殊,因此军服相较于其他服装也更为人所好奇。实际上军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一只军队的精气神,也能看出一个国家军队的正规化与否,同时军服也反映了军人的等级,对于作战指挥是有帮助的。按照使用状态的不同,军人的军服可分为作训服、常服、礼服等等

如果小编没猜错,所谓的黄绳子应该学名叫“绶带”,一般常服上没有,应该是与礼服相配

绶带是用于连挂勋章、奖章和略表的带子,也是一种装饰品。通常以丝绸制作,有规定的颜色和斑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勋章和奖章皆配有绶带。一般来说军人出席重要场合时候会使用它,而且男装绶带佩挂于左肩,女装绶带佩挂于右肩。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电视剧里看历史发布

本页标签:

推荐阅读

25考研预估人数
综合05-09 535
b类研究生有用吗
综合05-09 899
ui设计研究生课程
综合05-09 552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