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答
要不是这次疫情,我还真不知道有22万中国人在英国留学,而且其中有1.5万未成年留学生。我着实被惊到了,想想也没什么可惊讶的,就连我表妹的孩子(县城工薪阶层)也在英国留学呢。
大学生去英国留学是为了镀金,小小年纪也送去英国留学,为那般呢?
第一,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崇洋媚外
站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国内教育有弊端,还是国外的好,实际上哪一种教育都有欠缺,也都有可借鉴的地方。英国还经常来中国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有许多学校在学习中国的教育方法而且正在应用。
我家孩子小学五年级时,为了顺利去城里读书,早早的把孩子户口迁到城里,老公全职去城里租房子陪读。可去了才知道,不同的是教学环境和设施,老师也没什么特别,学生不学习的比农村孩子还淘气,老师也是无计可施。读到初二,除了经济受损,其他的没有一点可欣慰的地方,我又鞭长莫及,辅导不了,最后决定撤回,还是留在我身边靠谱。
道理是一样的,心情可以理解,想法也很美好,可现实往往差强人意。
第二,英国的学制很诱人
我国的教育是有点滞后,应试教育把家长和孩子都搞得筋疲力尽,最后也不见得一定会有好结果。
而英国高考压力小,高中两年,而且高考只考三门学科,大学本科三年可毕业,硕士一年可毕业,本硕连读也就是四年,而我国得整整八年的时间。
所以家长从长远考虑,让孩子去英国读书,早早的接受英国教育,英语不成问题,而且能早早毕业就业,而且有机会去知名大学读书(比如,剑桥大学),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想法很美丽,现实很骨感,能不能按照预期的走,还很难说,就一个疫情就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弊端,以后久居能不能幸福生活,还是个未知数。
第三,家长在做移民的打算
让孩子去英国留学,是家长有心去英国定居,让孩子去打前站。
你看英国对定居的有关规定,你就明白了
永居对5年的居住要求:
申请入籍之前必须持有永居满1年;
过去5年离开英国不超过450天,最后一年离开英国不超过90天;前5年是永居的居住要求最少每年6个月,最后一年的居住要求更长一些,最少需要满9个月。当然居住要求时间越长越好。
可我要说,这次疫情过后,每一位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国家表现出大国的风范和担当,而平时趾高气扬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确自乱阵脚,乱作一团,致人民的生命与不顾,自私自利的嘴脸昭然若揭。
留学生的家长们恳请国家去专机接孩子回国,才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好。
其他的我不想多加评论,有良心的中国人,都要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做出最大的贡献,别有难才想起来,卸磨杀驴就行。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小甲同学的烦心事发布
中国在英国有1.5万留学生,这些家长一般都是“高瞻远瞩”,让孩子接受西方教育,感觉是“高大上”,我个人认为适得其反。
在2000年,我去上海学习考查,学习上海的基础教育理念,当时就有英国的一些教育专家专门到上海学习中国的小学教学方法,而且现在英国的许多地方正在运用中国的小学教学方法。
小学生就长期送到英国“留学”,弊大于利。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人的“爱商”很重要,通俗地说,“爱商”就是知恩、感恩、报恩的能力;人在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中的处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父母没有在身边,缺乏父爱母爱,许多人从小心理就有阴影。
而把小学生送到国外,爸爸妈妈没有在身边,寄宿在英国的老年人的家里,不外乎给英国的老年人增添了乐趣。
但是,读书期间,孩子就成为没有爸爸妈妈照看的孩子,试想,我们家长除了给孩子钱,你还给了孩子什么?难道“钱=爱”吗?从小到大,孩子缺乏父爱母爱,他长大以后(她)的亲情、友情的能力如何呢?
教育成本太高了。把孩子送到英国,一年的教育成本20万只能是起码的吧?
小学生就在英国读书,到了中国,是考不上重点中学的,考大学更困难。所以在英国就长期小学留学的学生,只有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了。
小学生可以短期到英国留学半年到1年时间。小学的孩子在英国半年到一年时间,最大的收获是英语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其他我想不出有什么好处。
综上所述,小学、初中如果长期在国外“留学”,对孩子的“爱商”培养是一个致命伤,不利于孩子亲情的培养,弊大于利。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平淡是真oymlq发布
切入正题
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的孩子脱离了国家的基础教育,送去外国留学,其目的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面前,完全没有爱国主义理念。
这些孩子学业完成,走向社会,他(她)们报效国家肯定出问题,甚止背立祖国,移民在所难免。
这就是小留学生家长们的想法。
种什么树苗结什么果一一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郭玺清发布
这个问答,明眼人都知道呀!为移民做准备呀!祖国的花朵开满全世界,到时候,全世界都是我们的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曹彬45530801发布
有钱任性!人家说你仇富了,就不要纠缠回不回来的问题。再说了,回不回来有我们啥关系呢?
回来,自己担风险,国家担责任,老百姓可能再次受罪。不回来,自己担风险,家长担责任,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