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考研网 > 考研问答 > 正文

第二年考研和应届考研有什么大差别么?

热门问答题主所说的“第二年考研”,应该是指的考研二战吧?我本人就经历过考研二战,对于应届考研和二战的差别,颇有体会。这几年,二战的越来越多了,已经几乎与应届考研的人数不相上下了。比

热门问答

题主所说的“第二年考研”,应该是指的考研二战吧?

我本人就经历过考研二战,对于应届考研和二战的差别,颇有体会。

这几年,二战的越来越多了,已经几乎与应届考研的人数不相上下了。比如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往届的考研生109万,其中绝大部分是二战的。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290万人,预计至少有120万是二战的。

相对于应届考研,二战生有过一年的经验,会有以下4大差别:

1、经历了一次,会对考研相关情况比较了解。很多应届考研生,对于考研开始时认识不清,茫无头绪,无论是在信息搜集、资料准备、考试流程等方面,还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备考复习方面,都难免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经历了一次,才会真正搞清楚。

2、会真正认识考研,特别是难度方面。很多应届考研生,对于考研难度认识不足,不但容易在报考目标上盲目乐观,也容易在复习备考方面盲目乐观,但如果二战,就会真正认识到考研难度,会合理应对和调整自身。

我自己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应届考研时,对考研难度认识不清,总觉得自己可以轻易考研名校成功,复习过程中,其实准备并不够充分,但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得很好了,结果当然是考砸了。二战才真正认识到考研的难度和自身情况,经过合理调整,才避免了同样的错误。

3、心理压力往往较大,会比较倾向于求稳。这是难免的事情,一方面对于考研有了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因为是二战,不容有失,多数人报考目标会比较保守。求稳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4、部分人容易陷入“二鼓而衰”的状态中。应届考研,往往热情很高,有“一鼓作气”的锐气,但二战时,有相当数量的人,会陷入“二鼓而衰”的状态。不少二战考研依然失利的,往往都是陷入了这种状态,导致复习备考的效率不高。对于初次考研失利,打算二战的人,这是需要特别警惕的。

当然,总体而言,相对于应届生,二战生是有明显优势的,无论是经验方面还是时间准备方面,所以二战生考研成功率往往较高,很多考研失利者,通过二战而成功上岸。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燕园终身学习发布

很荣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今年上岸的准研究生,研究生我考了两次,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经历

第二年考研和应届考研肯定是有差别的,差别我觉得还可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学习的地方,应届考研的话可以在学校里面学习,暑期可以留校,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里面学习,但是往届生的话就需要在家学习或者出去租房子一心备战,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在家的话没有学习的氛围,但是在外租房的话经济压力会比较大,最好找几个研友一起分担。

第二就是考试地点,应届考研的话一般初试的考点是自己的本科院校,比较方便也不需要额外的准备会非常的熟悉,往届考研的话如果没有工作的话一般是要回到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去考试,比较麻烦,还需要提前预定酒店,找到自己的考场。

第三就是复试的准备资料,如果可以进入复试的话,你需要提交一些资料比如政审表,如果你是应届考研的话那么政审表是需要找本科院校盖章,如果你是往届考研的话那么你就要在你的档案所在地的有关部门盖章。

第四就是调档函,当你顺利的通过复试被学校拟录取之后,录取学校会给你一份调档函,如果你是应届考研的学生,那么这份调档函的话只需要回到学校交给你的辅导员就可以,如果你是往届考研的话,那么你的这个调档函的话就要交给你的档案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者是户口所在地(就是你的档案保管在哪里的地方),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欢迎各位有补充的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感觉有帮助的话能帮我点个关注和点赞,么么哒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房东的坏猫发布

你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年考研,也就是毕业后工作了考研,所谓的二战,和应届生考研在招生录取和考试方面没有区别,而在考研备考和心态方面还是有点差别的,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1)学习时间不同

,应届生考研学习时间充足,每天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而第二年考研你可能会因为工作没有太多的复习时间,应届生每天可以拿出十个小时来复习,而非应届的每天学习时间可能少之又少!

(2)应届考生有专门的教室复习考研,而且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和研友互相讨论或者问老师,而二战的学生没有那么好的复习环境,而且遇到难题没有地方咨询!

(3)二战的考生要比应届生压力大的多

,毕竟已经失利过一次了,很多二战的考生摆不正心态,导致压力要比应届考生大,建议二战的考生要多去反思为什么第一次考研没有成功。是哪一方面失误了,哪个科目薄弱,这一次要避免,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不管是一战也好还是二战也罢,首先要想好报考院校,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然后积极备考,备考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既然决定要考研了,那就全身心的投入,坚持下去,你肯定会成功,加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请点点关注,感谢!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努力de青年发布

谈一下我个人拙见,大差别是必然存在的。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经历过二战,考的是金融硕士,对考研一战、二战都有切身体会。以下为主要差别:

  1. 态度方面。

    大多数一战学子都是抱着一试的心态,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因为此时还处于校园的象牙塔中,有很多选择,比如考不上还有春招,所以很多人心存懈怠。

    当然,也有很认真备考的,相比考研大军,这是少数,比如一战考上的,有些准备了一两年,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并且坚持了下来。二战时,大多数明显态度有了很多转变(嗯,只是大多数),因为做出二战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工作不难,放弃考研才难。自己做出了选择,就得对自己负责,我同学有些二战的,大多自己租房或者在家复习,没有像一战一样随意对待,即使有时候懈怠,也会想方设法逼着自己学习。
  2. 经验方面。

    古语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在经验方面,二战学生可以说是有了对考研的更多认识。首先,二战学子信息搜集整合能力提升了,能够知道从哪些途径获取有效资源。

    举个栗子,我同学花5000多元报辅导班,每天机构与学校之间来回奔波,后来才知道,这个机构的资料,99元就能获得一个百度云持续更新,甚至有免费提供的途径。只是举个栗子哈,请支持正版!其次,不得不说,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提升了很多

    ,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基本聊几句就知道他专业不专业,一些三脚猫伎俩就只能欺负学校的个别一战傻白甜。不仅如此,二战的人会明白,高考真的是人生中最公平的应试竞争了。考研押题、漏题事件层出不穷,数学题都能押上。对,数学,数据都不变的押上。且不说漏题还是实力,反正考研有这个渠道,同学们一定一定要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打开自己的信息渠道,因为专业课,数学,英语,政治都能押(手动狗头)。具体更详细的经验,我有机会可以分享,绝对绝对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3. 压力方面。

    坦白的说,二战压力太大了!刚开始不觉得,到后期一个月,会学着学着进入深渊状态,各种烦心事都会时不时冒上心头:考不上怎么办?今年报名人数怎么这么多?群里人的复习进度为何如此之快?……往回看,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但是就是在那个时候会从你的脑海中冒出来。后期,我有天中午醒来,听了一首歌《明天,你好》,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止不住地流,好久好久没有哭泣了。10月份到12月初,绝对是对考研人的寒冰考验,轻易一点情绪波动都可能是魔法伤害。

    二战如果失败,好工作难以寻找,因为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资格,家里人的关注,自己也会有压力。我9月份初开始二战,微信朋友圈一直关闭到考研完出考场那一刻。不敢生病,不敢受伤,太多太多不敢。考完第二天我就感冒了,咳嗽了半个月。估计考完已经完全松下了防备。以上是我自己的经验,二战学子浩浩荡荡,我只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压力方面,我也只能谈及自己的感受,毕竟别人二战如何,又是别人的体会了。一战的话,压力是有的,比如同学保研了,找到工作了,而你还得苦逼地起早贪黑学习。但是没有二战那么大,在学校,有一起考研的同学,可以相互勉励,你还有更多就业选择。
  4. 效率方面。

    一战效率是低于二战的,二战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正如马原中常出现的一句话:“实践决定认识”。理性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累积感性认识来发生质的飞跃。对于经历过考研的人,可以知道哪些是重点,应该怎么学,而不是想当然的完全相信所谓的必考重点。

    举个栗子,一战时你专业课的平时估分,可能就是根据历年真题来预估自己的分数水平,事实上,会产生很多偏差,因为每年出题的老师不固定,而且,一出现某些以前没考的知识点,你就会考场懵逼,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崩塌。我一战时,过一段时间就会根据往年分数线来对各科估计分数,当年数学特别难,专业课也难,于是考完直接崩溃。分数出来也是认为无戏了,其实我一战很努力了,所以对于低分,特别的难过。当分数线出来时,居然过了,然后匆忙准备复试,结果可想而知,复试总分差了0.5分,被调剂,后选择放弃。二战时,我全程没有估算各科分数,因为我知道,要难大家一起难。还有就是再学习起来,重难点自己心里也有个底了,相比一战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然而,我也在某些贴吧看到有些二战同学学不进去的反馈。可能还是因人而异。
  5. 成功率方面。

    很明显,我们把前面四点综合起来,只要学生心态能调整好,持之以恒,二战的成功率肯定是高出了太多,比如我们射击打靶,不是一次就能打中拿分,而是越往后,成功的概率越大。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二战,如果决定考研,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一次考上。近几年,每年考研人数都在骤增,年年是史上最难。二战大军所占比例快接近一半了。这毕竟是大势所趋,中国的迅速崛起,越来越需要具备高学历的人才提供动力,考研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我,为你提供干货答案。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今跃教育发布

差别挺大的,我第一次考完没考上,但是积累了好些失败的经验,如果这些经验有人提前告诉我,我第一次准能考上。

第一,应届生考研报志愿往往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我本来是普通二本,考研报的陕师大的中国史,根本就不知道有多难,结果复试都没进,当时我的分要是报本省师大,稳走,还得是公费,我毕业那年是13年,最后一年公费。

有一个一起考的同学竟然报的北大,跟闹着玩儿似的,考完才知道,真的是闹着玩儿。

第二,原来还有预调剂这回事。如果第一志愿没进复试,找调剂一定越早越好,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出分前可以报预调剂,我还傻呵呵的出了成绩第三天才找的调剂,隔了一天好多能去的调剂都去不了了,找调剂一定是分秒必争。

第三,复试一定不要太实在。导师决定要谁不要谁就是一商量的事儿,有熟人介绍那就成了八成,没熟人介绍千万不要主动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我第一年调剂的时候就特别实在,非把自己四级没过的事说出来,事后想给自己个嘴巴,咋那实在呢?

这都是我第一年落榜的泣血教训,关键的时候就缺贵人指点,第二次考啥都清楚了,可是因为边工作边准备考试,没过国家线,后边就没考了,从此考研梦只能是梦了,至今不能释怀。

所以,劝学弟学妹们,如果你是第一次考一定吸取我的教训,如果你准备二战了,也要参照一下我的经验,增加成功率。

以上内容由考研网友:海鸥杂谈发布

本页标签:

推荐阅读

25考研预估人数
综合05-09 558
b类研究生有用吗
综合05-09 917
ui设计研究生课程
综合05-09 570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