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现有果树生理生态、果树生物技术、果树资源研究与利用、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采后科学与贮运五个研究方向
1.果树生理生态 本研究方向以发展都市农业和特色园艺植物为目的,着力开展优良果树种植资源的收集、评价和选育,抗逆性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通过传统理论和现代化生物技术等手段和方法,探讨特殊条件下果树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各种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和主栽果树的物质生产特性,进行抗逆植物种类的开发与利用从而选育和推广经济价值较高的耐盐植物,为天津市滨海滩涂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多年来本研究方向成员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子专题、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农委等多项研究课题。同时,进行盐渍地利用和盐生植物引种以及开发利用、利用耐盐植物改良滩涂盐碱地的改良与示范研究、盐碱果园苹果缺绿病及生理病害研究、以及西府海棠的MAPK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等方面研究,为耐盐碱抗干旱植物的研究利用,以及开发和利用滩涂盐碱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果树生物技术 在原有的传统果树遗传育种的基础上,引入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通过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转基因技术的改进等,培育抗逆果树新品种,并实现对原有优良品种定向改良,以便更快、更稳定地获得满足我国果树生产需要的新种质、新品种。主要包括:抗逆果树新品种的培育、果树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改良、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优良品种快繁与脱毒。
本研究方向从1990年开始果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先后进行了苹果、葡萄、枣和梨等树种以及不同品种的组织培养和优良品种的快繁工作,建立了高效的果树组织培养和细胞再生体系,为新品种的快速繁殖、脱毒和推广做出了贡献。随着现代果树生物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学科组已经申请到了相关研究的专利多项、主持完成了国家、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农委等多项研究课题。
3.果树资源研究与利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果树种植资源的调查、保存、鉴定及利用的研究;果树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及育种的研究;果树抗性遗传及抗逆性育种的研究;果树育种新方法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及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其它有关果树遗传育种的科学研究。经过多年的积累,在校内建立了面积为3亩地的植物资源圃、与天津市静海县等地合作建立了30亩的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及优选出适宜天津市生态条件的梨、枣等品种多个。
4.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本学科方向结合天津地区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特点,确立了发展方向为解决园艺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有害生物导致产量减产、品质下降、农药残留与危害等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安全的实际问题。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框架内,结合都市农业的特点运用现代病虫害的防治理论,阐明病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发现基本规律,创建基本方法,构建综合应用技术体系。
05.果树采后科学与贮运 本研究方向应用化学、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方法研究果品采后生理变化及影响果品贮藏保鲜的因素,果品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保鲜技术等,近年来专注于鸭梨采后种子生理及活性氧代谢与果实褐变关系的研究和桃果产后品质劣变的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