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考研人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普遍感到烦恼的一个问题,也是选定学校和专业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破解的思路是“知己知彼、果敢决断”。
(1)“知己”
知己就是分析自己的基础实力如何,兴趣所在,预期目标如何,备考时间有多少,人际资源有多少等。
基础实力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心理素质、本科专业知识基础、本科学校背景等。
兴趣就是我们对什么专业感兴趣。
预期目标就是我们的人生设想,我们希望去哪个城市,哪所学校,我们想追求什么。目标,或者眼界,往往决定行动。目标有多高,成功的可能就有多大。清代胡雪岩曾有句名言:“你的眼光及于一省,你就做一省的生意;你的眼光及于全国,你就做全国的生意;你的眼光及于天下,你就做天下的生意。”考研与之也有类似之处,许多报考名校的学生就是那种志存高远、敢于拼搏的学生,他们敢于梦想,所以实现了梦想。
备考时间就是除掉课程学习时间、课程考试准备时间、课程设计时间、专业实习时间等或者工作时间之外的可以用于专心复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对于基础一般的考生,报考本校本专业至少需要3个月,本校外专业至少需要5个月,外校本专业至少需要7个月,外校外专业至少需要9个月。
人际资源是指是否有学长、老师、同学或朋友在所报考的学校或专业就读。如果有往届就读那个专业的学长,那么你就比别人多占据了一份“人和”,显然成功的几率就增加了不少。所以在没有熟人的情况下,要尽最大努力通过朋友的朋友以及网络等渠道找到相关学长或老师。
(2)“知彼”
具体来说,要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如下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分析。
1)竞争态势。也就是本年度目标专业计划录取人数,目标专业历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以及过复试线人数与最终录取人数之比和调剂情况等。一般看最近三年的就可以了。但也不要为竞争所吓倒,只要自己喜欢,实力可以,备考时间足够,那么就可以大胆选择。
2)学校/专业实力。这与个人预期目标有关。目标高,对学校∕专业要求也高。主要了解学校/专业知名度、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科研成果等。一个指标是看该所院校是否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等。一些网站的研究生院实力排名和专业实力排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该学校,该专业的实力,但需要客观地看待,尤其是对“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的实力更是要高看,绝对不能低估。
在专业方面,也可以从报考过该学校的学长及朋友那里获得相关信息,如专业就业情况,以及专业今后的发展情况,导师的科研项目情况,学生的出国、读博的情况等。
3)招生与考试政策。一般通过招生简章、复试办法公告等了解。尤其是招生简章应认真阅读。编者有位朋友由于没有认真阅读招生简章,想当然地认为数学由本校出题(前几年这个学校该专业的数学是本校自主命题),结果考前一周才发现数学改成全国统考了,于是茫然不知所措,败北而归。前车可鉴!
4)专业是否欢迎跨专业报考。对于跨专业考研人而言,需要“投石问路”,事先联系导师或者给研招办打电话,或者上网,了解对方专业是否欢迎跨专业考生。一般而言,报考专业应与自己的所学专业相关或者不是离得太远,最好选择与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学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专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课复习起来往往会顺利一些,会比较得心应手。将来从事进一步的研究通常也会上手更快一些,并且在复试时也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不少专业,尤其是交叉学科是很欢迎跨专业考生的。这时就另当别论了。
(3)果敢决断
知己知彼之后,就需要经过分析权衡果敢决断。如下:
1)专业方面的决断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预期目标、备考难度,以及对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信息(实验设备、导师状况、发展前景、就业前景等)的了解,果断选定目标专业。
2)学校方面的决断
根据自身实力、备考时间状况、备考难度,以及对目标学校的信息(知名度、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科研成果)等的了解,果断选定目标学校。
总之,选定学校和专业需要我们对自己准确定位,充分搜集有效信息,果敢决断。选择是一种智慧和勇气。考研最难的是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希望我们的心得体会可以带给大家有益的参考。最后,希望大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能一往无前,为自己的选择而奋力拼搏。